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8的文章

我的島嶼經驗——讀《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

這是五年前讀完《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後,寫下的讀書心得。五年後的現在,主治醫師第四年,目前的臨床工作,已經沒有居家訪視和病房了。但那幾年的病房經驗和家訪經驗,是臨床工作很重要的養分。重讀自己的這篇心得,再略作修改。 精神醫學的訓練中,除了熟記診斷、藥理機轉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看到人的生活」。我覺得這才是精神科醫師最重要的臨床態度。這本書,滿適合給想當精神科醫師或正在當精神科醫師的人來讀。 我的島嶼經驗——讀《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 跨入2月的晚上,剛好是值班夜。值班手機幸運地只靜靜躺在桌上,桌上還攤著精神醫學的課本,然而那些數據、機轉、診斷…一排排的英文字母,在這個晚上,卻怎麼也輸不進腦袋。轉身看到那本與課本同樣藍白基底的書「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那是我不敢翻開的書,因為「擔心」一啟扉頁,就無法止停;也擔心會在應該保持平靜的值班夜 ,激起某些情緒。 打開吧,書封似乎傳來這樣的呼喚。果不其然,一路就到封底了。一邊讀著,一邊有很多畫面不斷湧現。 第一個浮現腦海的畫面是昨天中午的個案討論會,台下主治醫師丟出來的問題:「這個個案手抖成這樣,出院後還可以幫忙家裡的理髮院剪頭髮嗎?」這「人味十足」的問題,就好像吳佳璇醫師在書中的字句,精神醫學的專業,終將要將那些死硬的診斷準則和統計數據,化為淺白、直搗核心、切中病患生活的關心。 蘭嶼 再湧現的畫面,是當年準備當實習醫師之前,隻身到蘭嶼待上兩個禮拜的那段「看海的生活」。跟著蘭恩幼稚園娃娃車,挨家挨戶地「環島」送小朋友回家,也跟著看看島民們的生活起居;熱情的島民不時塞給我幾條風乾的飛魚;想想,這或許是我的「第一次家訪」吧? 假日趴在蘭嶼午睡亭,學達悟語,逢人就說「Ma-lan-gong」(叔叔好),也跟著島民喝酒、講台灣的生活;在蘭嶼衛生所裡頭參觀牙醫診療椅,幫忙後送摔斷手的小朋友回本島照X光(因為島上唯一的 X光機壞了);有時得運用微薄的見習時學到的臨床知識,回答島民或是幼稚園家長的問題。島上當時最火紅的醫師是一位牙科醫師,但是他常常也得看看感冒、處理外傷,就像佳璇醫師書中提到的:離島醫師常常得全能使用。當時,開始覺得當離島醫師很浪漫、很美麗。 索羅門群島 實習醫師結束後,進入另一個島:索羅門群島。 當年已經有些微薄的臨床經驗,有些對精神醫

台17沿線的日落和魚味:漯底山自然公園、蚵仔寮漁港

對於我這種路痴來說,沿著大路騎就是最省事的騎法了。 漯底山自然公園 從高雄市區沿著台 17 一路向北,不到 25 公里就可以抵達位於梓官/彌陀交界的漯底山自然公園。自然公園中可以看到舊碉堡、泥火山惡地形、吊橋、生態池和海岸線。 不過,自然公園中的步道規劃,不太適合全程騎乘,要有牽著自行車走步道的心理準備。有些步道是木棧道、有些是水泥地或石子。木棧道的階梯段,大部分都貼心地規劃了自行車牽引道,但沒有考慮到坡度,牽著自行車下坡時,經常有「車子往下衝」的感覺;而且不少牽引道已破損,牽車時務必小心。 漯底山自然公園的自行車牽引道 。 離開漯底山自然公園,往頂厝的方向,接高 23 縣道一路往南,就可以到達第二個點:蚵仔寮漁港。 頂厝附近的「炮仗花」小屋。 幽靜的鄉間小路。 蚵仔寮漁港 平日來蚵仔寮時,是個很幽靜的地方。可以看海、看日落、看漁船、看在巷弄間突然出現身影的貓。但假日時的蚵仔寮漁市可就熱鬧滾滾了。如果不嫌麻煩的話,可以帶個簡單的背包,順便打包點海鮮、漁獲,背著騎回家。 蚵仔寮一處民宅的貓食客。 輕鬆愉快的距離 這樣一趟下來將近 50 公里,是個輕鬆愉快的騎乘距離,一樣適合親子共騎或是休閒騎的車友。 延伸閱讀 台24線(霧台公路、新南橫公路)全段來回 http://ihsuanlin.blogspot.tw/2017/08/24.html 嘉義大林火車站-縣道162甲(梅山36彎) http://ihsuanlin.blogspot.tw/2017/08/16236.html 新竹竹北-宇老來回 http://ihsuanlin.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40.html 武嶺慢慢騎-首次西進武嶺(完騎) http://ihsuanlin.blogspot.tw/2017/09/blog-post_10.html 可長可短的單車悠閒路線: 大樹舊鐵橋-小希臘莊園-里港牛奶鍋 http://ihsuanlin.blogspot.tw/2018/01/blog-p

可長可短的單車悠閒路線:大樹舊鐵橋-小希臘莊園-里港牛奶鍋

大樹舊鐵橋 從市區到大樹舊鐵橋,距離約為 15 公里,非常適合親子共騎或是剛開始騎乘單車的車友。 到大樹舊鐵橋後,園區內禁行汽機車,但有腳踏車道,單車族可暢行無阻。裡面有一大片草地可供野餐,如果沒有準備餐點,旁邊不免俗地也有一些攤販或販售咖啡、輕食的胖卡。 舊鐵橋上規劃了天空步道,有無障礙電梯,可以把單車一起帶上天空步道漫步。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旁邊經過的火車噢。 大樹舊鐵橋 舊鐵橋天空步道 小希臘莊園 離開舊鐵橋後,繼續沿著台 29 前進,大約 5 公里就會看到路邊的「小希臘莊園」指標,沿著指標騎便可順利抵達小希臘莊園。這段路最艱難的部分是有一小段 15% 的急陡坡, 2 年前第一次騎的時候是要下來牽車的,今天牙一咬也就上去了。 小希臘莊園是一個位於大樹的私人莊園,顧名思義,這建築蓋得很有「希臘風」,隔壁就是一間廟宇,位於山坡上的「地中海風」配上廟宇,看起來是滿違和的 XD 。 小希臘莊園在今年 4 月 30 日前,開放單車車友免費入園(但開車載腳踏車到門口的不算喔)。 小希臘莊園大門 里港牛奶鍋 離開小希臘莊園,繼續沿著台 29 前進,再接里嶺大橋,一路沿著台 22 、往里港牛奶鍋前進。 里港牛奶鍋是間名為「花堤乳香」的餐廳,招牌餐點為牛奶鍋。這間餐廳在網路上的地址和 google map 上的定位有點落差,如果照著 google map 導航騎,其實找不太到、而且也沒有清楚的路標。 比較好的方式是沿著台 22 一路到「高樹大橋」之前的路口,再迴轉進入「載興路」(路口處是一間叫做「慈善宮」的小廟,面對小廟右邊的路就是載興路)。沿著載興路騎就會看到花堤乳香餐廳了。 以前只知道里港有餛飩。第一次知道里港有這間餐廳,是 2 年前跟著捷安特二聖店團騎前來,當時一喝牛奶鍋湯頭便驚為天人,之後又自己來了兩趟,今天算是第四次造訪了。 火鍋隨餐還會附上一顆炸鮮奶銀絲捲,對於剛騎完車的車友算是飽足的。雖然火鍋的其他配料和肉片實在頗為普通,但這鮮奶湯頭的確值得一試。

所謂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口試。

上一篇提到,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分為筆試+口試。  精神科專科筆試沒什麼特別的,單選題 100 題,乖乖唸書就是了。但精神科口試就非常有趣了。 「實戰」口試 由於精神科是個極度依賴會談技巧的科別,所有的診斷都必須經過「會談」,透過病人談話,與病人建立關係、了解症狀和病程,才能做出診斷。所以口試時,會直接邀請真正的病人,讓考生「實戰」。(就我所知,有些其他的專科口試,只有考官和考生問答)。這樣的考試方式,也非常貼近真實。畢竟平常無論是照顧住院病人或看門診,就是直接面對病人,無從選擇。甚至,平常臨床上可能還更簡單一點(因為萬一病人不想講或問不出來,有時候還有陪診的家屬或朋友可以問)。   口試的三大階段:會談 40 分鐘+口頭報告 10 分鐘+報告 10 分鐘+答詢 30 分鐘。 口試時,當病人來到面前,會談就開始了。 這 40 分鐘,必須要先自我介紹+暖場( 5 分鐘就沒了);然後開始問病人的就醫史、過去病史、工作史、各種症狀、家族史、身體疾病史、是否使用物質(抽煙喝酒吃檳榔吸毒等)、個人史(學業、兵役、婚姻狀態等)、風險評估(自傷或傷人)等,而且必須熟記各個診斷準則,問得詳細又有架構。邊問還得邊處理突發狀況:病人哭了、病人想上廁所、自己想上廁所 XD 、病人不想講話、病人想離開診間 …… ,不管發生任何事情,碼表照跑,不會暫停。徹底考驗考生的應變能力。   終於熬過 40 分鐘後,會有短暫的 10 分鐘休息時間(但也只有考官可以放心休息)。考生在這 10 分鐘裡面,必須快速整理思緒、整理剛剛 40 分鐘會談的邏輯、結構和重點,準備在接下來的 10 分鐘報告考生所問得的病史摘要+對病人的觀察+診斷+治療計劃。   最後的 30 分鐘,就是考官「電」考生的時間了。電的範圍無從預測,只能見招拆招。   決定口試的命運:抽籤 因此,口試是否順利通過,命運全部掌握在病人和考官手上。誰會進場當病人、誰會當考官,一切都是抽籤決定。抽到佛心考官,答詢時不電又循循善誘,那絕對是上輩子有燒香;如果抽到佛心病人,有問有答不出槌、症狀清楚都記得,那更是好幾輩子都有積陰德啦。  

所謂的專科醫師考試。

在醫院看得到的內科、外科、泌尿科、婦產科、復健科 …. 等,這些科別都是一種「專科」。 幾乎所有的醫學生,在畢業之後,都會選擇某種科別,進行住院醫師的訓練,也就是俗稱的「你走哪一科?」「你是哪一科的?」。一旦開始在某某科工作,就可以稱為某某科醫師。例如:我在精神科當住院醫師、上班的第一天,就可以「合法」自稱為「精神科醫師」,但實際上對精神科的照顧技巧和相關知識,其實才剛剛開始而已。 那要到什麼時候才「比較厲害」呢?最基本的認證就是:通過專科醫師考試,拿到專科醫師執照,就真的可以很大聲的說「我是XX科醫師」。考專科醫師考試的門檻,就是必須先完成該科別的住院醫師訓練年限。以精神科來說,目前必須完成四年訓練,才具備考試的資格。 各個專科醫師的考法,又不太一樣。其中,「據說」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的通過率,是有名的低。 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包含筆試和口試,而其中「通過率低」的部分,往往不是因為筆試,而是最刺激的「口試」。

所謂的精神科日間病房

日間病房「沒有床」 日間病房和急性病房,在字面上都有「病房」兩個字,但如果是「住在日間病房」的話,就真的只有白天待在醫院裡面。 和急性病房的差異上,除了待在醫院的時間不同之外,日間病房其實也沒有「床」。但考量到醫院的空間、資源和人力編制,日間病房其實也有「滿床」的問題(其實也就是能夠收治的名額啦),所以如果有機會到日間病房的話,是看不到「床位」的噢。 白天來病房「上學」 在我過去工作的醫院,在日間病房中接受精神復健治療的個案,稱為「學員」。在日間病房中的學員,精神狀況和病情其實都是相對穩定的,但可能因為生活方式還缺乏比較良好的架構、還需要人際關係技巧的訓練、生活習慣的訓練等等,而需要在日間病房待上一段時間。 日間病房每天的安排,很像是學校的「日課表」。每天、每週都有「課表」,列出每天需要參與的課程。這些課程並非國文、英文、數學,而是一些「很生活化」的東西,例如:烹飪、手工藝、認識精神疾病、認識自己的藥物、認識高血壓或其他身體疾病、運動時間、電影欣賞、音樂欣賞、藝術欣賞等。也會有打掃、用餐和體操時間等。禮拜天也「不上課」(就不需要來醫院了),禮拜六則是要上半天課程,跟「上學」真的非常類似。 目的就是藉由非常結構的生活安排,訓練學員重建規律的生活型態。未來要重返學校、重返工作崗位等,日間病房是一個重要的轉銜點。 日間病房的「導師」 日間病房中的靈魂人物,就是日間病房的「護理師」和「職能治療師」了,醫師的角色相對輕很多。專門負責日間病房的護理師,就很像是班級的「導師」,需要照看整個病房中的學員狀況。如果學員缺席,就要聯絡家屬;學員狀況有變化,就要聯絡負責的醫師前來評估;也要時時注意和處理病房中的所有突發狀況。 另外,由於日間病房的功能在於「精神復健」,「職能治療師」就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協助評估個案的個人功能、認知功能、協助及設計日間病房的「課表」等,希望能夠增進個案對大腦功能、社交功能和對自我的認識,也經常要親自「下海」,帶著學員包餃子、做香包、搓湯圓、做母親節卡片等,可說是樣樣精通。 在這些活動之中,往往可以看到學員的天賦所在(尤其是讓我甘拜下風的藝術天份)。常常可以看到學員非常有創意的作品 。每年病房也會

從屏東走到台東:二度探訪浸水營古道。

幾年前跟著登山協會走過一趟浸水營古道,只記得又冷又濕,走到天荒地老,其他倒是不太有印象。這次剛好又有山友揪團,再次踏上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又稱為「三條崙古道」,在清代稱為「三條崙卑南道」,是條起源於清代時期的古道,肩負當年遷徙、貿易、軍事、郵遞、傳教、及連絡南台灣各個番社的重要道路,連胡適的父親胡鐵花,都曾經走這條古道到台東當知州。浸水營地區濕氣很重,年雨量高達 5200 公釐,坡度又緩,很容易積水,所以才被稱為「浸水營」。走這條路線,一定要有 踩在泥濘裡 的心理準備。 不過,目前大家所走的健行路線,只是這條古道中的其中約 16 公里(古道大漢山林道 23.5K 處-到台東姑仔崙吊橋部分)。 先人走的距離,卻是將近 50 公里(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至台東縣大武鄉的加羅坂部落,47公里)。在那個年代,沒有黃金大底登山鞋、沒有雨鞋、沒有運動襪,卻還要負重,挑著要送的信、要賣的貨品 .... ,難以想像先人的腳力(和腳底皮的厚度 XD )。如今,也有單位辦了「浸水營超馬比賽」,從屏東枋寮車站跑到台東大武車站(暈),應該可以體驗一些先人們的感受吧。 這條路線可以雙向通行,要嘛就是從屏東往台東走,要嘛就是反向走。大部分生態團或登山團開設的「通俗路線」,都是由屏東往台東走,因為幾乎全程下坡。「下坡」,聽起來輕鬆自在,但實際上,不斷下坡其實對膝蓋頗為吃力,而且腳趾頭會一直「戳到」鞋子,距離又長,真的不算輕鬆。 出發 一行人在枋寮車站前集合,搭乘約 1.5 小時的接駁車,由大漢山林道上山。上了接駁車後,就代表再也沒有「廁所」,之後就要以天地為廁了。「登山口」處海拔約 1400m ,有些涼意。於「登山口」出發後不到一公里,就「攻頂」了。接下來就是幾乎一整路下坡路線。沿路完全沒有水源可供補充,出發前一定得帶足水。但浸水營林蔭豐富,無論冬夏都不會太熱,是走起來相當舒服的一段路,也不會喝掉太多水。路面非常明顯,全程就這麼一條路,每 500 公尺就有一個地標,就算脫隊也難以迷路。 豐富植物 浸水營古道中,大概找得到全台灣所有蕨類中的2/3,種類極其豐富。 這一路當中,學

取即是捨。人生之曲,捨我其誰——2018憲福年會。

那幾年,我胖了十幾公斤。 那幾年,我是醫學中心的年輕主治醫師,前途似錦;得到許多師長的栽培和賞識,也有許多發展的機會。但實際上,每天的生活,就是在門診、病房、會議室、學校之間環繞,嘗試寫著我實在很不在行的論文,反覆上著一堂又一堂重複的課程。接到很多工作,在不需值班的日子裡,也常常在辦公室或病房裡過夜。好像很充實,但又想不太起來到底忙了什麼事情。回到家後,滿身疲累、一臉不耐,所以跟家人經常出現衝突、逼得我更不想回家,留在醫院裡的時間更長。 每天在這樣的循環下,用吃作為彌補、沒有運動,逐漸胖了十幾公斤,卻還不願意面對,覺得「這樣的工作方式才表示我很努力」。每天在門診提醒病人運動,但自己從未做到。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走路會喘、整天昏沉沒有精神,驚覺這不該是才三十歲出頭該有的樣子。 重新學習生活的樣子 應該要改變了。 決定放棄了某些資源、頭銜和連結,換取工作、家人和自己之間的「空間」。 我離開了上一份工作。 我離家,重新檢視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我學習自己準備食物、減少外食。 我開始騎公路車,學著用不同的速度看周遭的環境。 這些都為了「重新學習怎麼生活」。 因為騎公路車,我學會了「輕量化」。為了達到體重的輕量化,必須捨棄美好的外食,重新學習如何健康飲食,並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步調,讓運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了更輕盈地單車旅行,我必須學會捨棄不那麼必要的東西(不管是生活上或是心靈上),達到真正的「減法人生」。 但這樣的轉變,其實還是有揮之不去的罪惡感。在轉換工作後,我仍然覺得我「背叛」了原先的工作、太「不務正業」。一直疑惑著「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值得?直到憲福年會,我才發現我的「取捨」,只是小取小捨。 20個取捨的故事  踏入以「取捨」為題的憲福年會,記得第一個讓我鼻酸的點,是寶島行善義工團影片中的一幕:大家拿一炷清香,團長喊:「來拜拜喔」。 那一幕,祈求上天保佑建築工程順利,保佑這群助人的人們,保佑屋子能夠長久遮風避雨。那一幕,只有真心。 而整個取捨年會,環繞在良善的氛圍之中,還有更多觸動人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