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五年前讀完《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後,寫下的讀書心得。五年後的現在,主治醫師第四年,目前的臨床工作,已經沒有居家訪視和病房了。但那幾年的病房經驗和家訪經驗,是臨床工作很重要的養分。重讀自己的這篇心得,再略作修改。
精神醫學的訓練中,除了熟記診斷、藥理機轉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看到人的生活」。我覺得這才是精神科醫師最重要的臨床態度。這本書,滿適合給想當精神科醫師或正在當精神科醫師的人來讀。
我的島嶼經驗——讀《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
跨入2月的晚上,剛好是值班夜。值班手機幸運地只靜靜躺在桌上,桌上還攤著精神醫學的課本,然而那些數據、機轉、診斷…一排排的英文字母,在這個晚上,卻怎麼也輸不進腦袋。轉身看到那本與課本同樣藍白基底的書「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那是我不敢翻開的書,因為「擔心」一啟扉頁,就無法止停;也擔心會在應該保持平靜的值班夜,激起某些情緒。
打開吧,書封似乎傳來這樣的呼喚。果不其然,一路就到封底了。一邊讀著,一邊有很多畫面不斷湧現。
第一個浮現腦海的畫面是昨天中午的個案討論會,台下主治醫師丟出來的問題:「這個個案手抖成這樣,出院後還可以幫忙家裡的理髮院剪頭髮嗎?」這「人味十足」的問題,就好像吳佳璇醫師在書中的字句,精神醫學的專業,終將要將那些死硬的診斷準則和統計數據,化為淺白、直搗核心、切中病患生活的關心。
蘭嶼
再湧現的畫面,是當年準備當實習醫師之前,隻身到蘭嶼待上兩個禮拜的那段「看海的生活」。跟著蘭恩幼稚園娃娃車,挨家挨戶地「環島」送小朋友回家,也跟著看看島民們的生活起居;熱情的島民不時塞給我幾條風乾的飛魚;想想,這或許是我的「第一次家訪」吧?
假日趴在蘭嶼午睡亭,學達悟語,逢人就說「Ma-lan-gong」(叔叔好),也跟著島民喝酒、講台灣的生活;在蘭嶼衛生所裡頭參觀牙醫診療椅,幫忙後送摔斷手的小朋友回本島照X光(因為島上唯一的 X光機壞了);有時得運用微薄的見習時學到的臨床知識,回答島民或是幼稚園家長的問題。島上當時最火紅的醫師是一位牙科醫師,但是他常常也得看看感冒、處理外傷,就像佳璇醫師書中提到的:離島醫師常常得全能使用。當時,開始覺得當離島醫師很浪漫、很美麗。
索羅門群島
實習醫師結束後,進入另一個島:索羅門群島。
當年已經有些微薄的臨床經驗,有些對精神醫療的概念,問著當地居民,如果他們的親人「腦袋不太ok 」 的時候該怎麼辦,他們說:「就送去山上啊,反正山上找得到食物,讓他們跑來跑去的就好」「沒有什麼精神科醫師啦」「要就要送去斐濟耶(斐濟,南太平洋12個國家中的「領頭國」,政治、經濟、醫療、文化的中心),哪有那麼多錢」。
斐濟、帛琉
後來我再到下一個島斐濟、下下一個島帛琉,雖然接觸的當地人不太多,但是都得到「我們在島上生活很舒服啊,精神病的人應該不用怎麼治療,過這麼舒服的生活病應該就會慢慢好了吧」。這些島嶼的社區包容性,似乎真的比我們「台灣島」的來得高很多。
馬祖北竿
當住院醫師的第一個新曆年,到馬祖北竿探訪當醫官的朋友。元旦的清晨,北竿機場濛濛小雨,冷冽的風拉開年味。醫官朋友前來接機,說著前一晚在野戰醫院、難忘的CPR跨年體驗。原本在本島工作、回馬祖過年的居民,在麻將桌上突然胸痛,隨後在送往野戰醫院的計程車上昏厥,急救設備不足、來不及後送,就這麼魂斷本鄉。之後幾天,到處都聽到北竿居民議論紛紛這件事情。一次送我和朋友回野戰醫院的計程車上,司機知道朋友是醫官後,嘆息著:「我爸爸就是胃出血死的,來不及後送。住在這種地方就是要認命啊,我都想得很開了啦,反正這邊就是不比台灣,什麼醫療都很缺乏,這是我們北竿人的命。」冬季北竿的刺骨寒風,霎時又凜冽了。
花蓮玉里
正式進入精神科領域,在一次很幸運的機會下,跟著淑婷醫師和長庚的同事們到玉里。與病友一起碾米、包裝米,在米廠和病友一起摟肩唱歌、說「他很棒,我沒有他不行」的雇用病友的老闆;悠悠告訴我們說「我從小就在玉里長大,我知道他們生病,但是他們都是好人,很努力、很負責」的養豬廠老闆;還有那帶隊出去逛夜市的「玉里大軍」,沿途受到商家寒暄、招呼的那份溫情,至今回想起來,都是悸動。淑婷醫師一直身體力行地教我們「復元」的概念;而佳璇醫師書中的一句話「捫心自省,若非像玉里榮民醫院「過從甚密」,且曾用三年半時間親身體驗東部種種,我還真不明白「復元」(recovery)-不是沒病,而是帶病好好生活之精髓所在」,更是比任何社區精神醫學、復健精神醫學的教科書,都來得轟然有聲。記得,某個玉里院民曾說「我沒有家,玉里就是我的家」,一陣溫暖,卻也一陣心酸。可想見玉里團隊多們用心,讓院民有「家」的感覺;但「回家」終究是人內心最深層的想望,無論是那群年年搭機回金門的「玉里大軍」,還是那位想要用腦波照出飛魚的達旺,都是念著回家的方向。
精神醫學,就是人類生活的醫學
這是我的島嶼經驗。讀起佳璇醫師的書,彷彿也帶著自己回想過去。書的脈絡從家訪開始,走到精神鑑定,再到金門病友的回家之路。順著書寫的順序,彷彿也在回顧自己當住院醫師這幾年的訓練生活。讀這本書,不只是在讀本醫師作家的散文,還像是讀著一個學姊對學弟妹的溫暖提醒。
我在書中的好幾頁,貼了提醒貼紙,像是家訪時看居家環境、問平日生活,會比每次都問有沒有幻聽妄想,來得更貼近;司法鑑定一起頭,就非常重要的「開宗明義」,告訴個案「這份報告無關主要審判結果,但法官會參考報告」「我們要談談你過去的生活和案子的發生經過」……,都是今年住院醫師訓練的重頭戲。幸運能在書中讀到許多第一手經驗。感覺得出來,佳璇醫師的「情感克制」,但穩靜的文字中蘊藏澎湃情感。這個值班夜,又平靜,又不平靜。
第一個浮現腦海的畫面是昨天中午的個案討論會,台下主治醫師丟出來的問題:「這個個案手抖成這樣,出院後還可以幫忙家裡的理髮院剪頭髮嗎?」這「人味十足」的問題,就好像吳佳璇醫師在書中的字句,精神醫學的專業,終將要將那些死硬的診斷準則和統計數據,化為淺白、直搗核心、切中病患生活的關心。
蘭嶼
再湧現的畫面,是當年準備當實習醫師之前,隻身到蘭嶼待上兩個禮拜的那段「看海的生活」。跟著蘭恩幼稚園娃娃車,挨家挨戶地「環島」送小朋友回家,也跟著看看島民們的生活起居;熱情的島民不時塞給我幾條風乾的飛魚;想想,這或許是我的「第一次家訪」吧?
假日趴在蘭嶼午睡亭,學達悟語,逢人就說「Ma-lan-gong」(叔叔好),也跟著島民喝酒、講台灣的生活;在蘭嶼衛生所裡頭參觀牙醫診療椅,幫忙後送摔斷手的小朋友回本島照X光(因為島上唯一的 X光機壞了);有時得運用微薄的見習時學到的臨床知識,回答島民或是幼稚園家長的問題。島上當時最火紅的醫師是一位牙科醫師,但是他常常也得看看感冒、處理外傷,就像佳璇醫師書中提到的:離島醫師常常得全能使用。當時,開始覺得當離島醫師很浪漫、很美麗。
索羅門群島
實習醫師結束後,進入另一個島:索羅門群島。
當年已經有些微薄的臨床經驗,有些對精神醫療的概念,問著當地居民,如果他們的親人「腦袋不太ok 」 的時候該怎麼辦,他們說:「就送去山上啊,反正山上找得到食物,讓他們跑來跑去的就好」「沒有什麼精神科醫師啦」「要就要送去斐濟耶(斐濟,南太平洋12個國家中的「領頭國」,政治、經濟、醫療、文化的中心),哪有那麼多錢」。
斐濟、帛琉
後來我再到下一個島斐濟、下下一個島帛琉,雖然接觸的當地人不太多,但是都得到「我們在島上生活很舒服啊,精神病的人應該不用怎麼治療,過這麼舒服的生活病應該就會慢慢好了吧」。這些島嶼的社區包容性,似乎真的比我們「台灣島」的來得高很多。
馬祖北竿
當住院醫師的第一個新曆年,到馬祖北竿探訪當醫官的朋友。元旦的清晨,北竿機場濛濛小雨,冷冽的風拉開年味。醫官朋友前來接機,說著前一晚在野戰醫院、難忘的CPR跨年體驗。原本在本島工作、回馬祖過年的居民,在麻將桌上突然胸痛,隨後在送往野戰醫院的計程車上昏厥,急救設備不足、來不及後送,就這麼魂斷本鄉。之後幾天,到處都聽到北竿居民議論紛紛這件事情。一次送我和朋友回野戰醫院的計程車上,司機知道朋友是醫官後,嘆息著:「我爸爸就是胃出血死的,來不及後送。住在這種地方就是要認命啊,我都想得很開了啦,反正這邊就是不比台灣,什麼醫療都很缺乏,這是我們北竿人的命。」冬季北竿的刺骨寒風,霎時又凜冽了。
花蓮玉里
正式進入精神科領域,在一次很幸運的機會下,跟著淑婷醫師和長庚的同事們到玉里。與病友一起碾米、包裝米,在米廠和病友一起摟肩唱歌、說「他很棒,我沒有他不行」的雇用病友的老闆;悠悠告訴我們說「我從小就在玉里長大,我知道他們生病,但是他們都是好人,很努力、很負責」的養豬廠老闆;還有那帶隊出去逛夜市的「玉里大軍」,沿途受到商家寒暄、招呼的那份溫情,至今回想起來,都是悸動。淑婷醫師一直身體力行地教我們「復元」的概念;而佳璇醫師書中的一句話「捫心自省,若非像玉里榮民醫院「過從甚密」,且曾用三年半時間親身體驗東部種種,我還真不明白「復元」(recovery)-不是沒病,而是帶病好好生活之精髓所在」,更是比任何社區精神醫學、復健精神醫學的教科書,都來得轟然有聲。記得,某個玉里院民曾說「我沒有家,玉里就是我的家」,一陣溫暖,卻也一陣心酸。可想見玉里團隊多們用心,讓院民有「家」的感覺;但「回家」終究是人內心最深層的想望,無論是那群年年搭機回金門的「玉里大軍」,還是那位想要用腦波照出飛魚的達旺,都是念著回家的方向。
精神醫學,就是人類生活的醫學
這是我的島嶼經驗。讀起佳璇醫師的書,彷彿也帶著自己回想過去。書的脈絡從家訪開始,走到精神鑑定,再到金門病友的回家之路。順著書寫的順序,彷彿也在回顧自己當住院醫師這幾年的訓練生活。讀這本書,不只是在讀本醫師作家的散文,還像是讀著一個學姊對學弟妹的溫暖提醒。
我在書中的好幾頁,貼了提醒貼紙,像是家訪時看居家環境、問平日生活,會比每次都問有沒有幻聽妄想,來得更貼近;司法鑑定一起頭,就非常重要的「開宗明義」,告訴個案「這份報告無關主要審判結果,但法官會參考報告」「我們要談談你過去的生活和案子的發生經過」……,都是今年住院醫師訓練的重頭戲。幸運能在書中讀到許多第一手經驗。感覺得出來,佳璇醫師的「情感克制」,但穩靜的文字中蘊藏澎湃情感。這個值班夜,又平靜,又不平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