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1的文章

【讀資優班這件事】

看到中山大學顏聖紘教授,在他的臉書上分享的「資優班的家長在決定讓小孩子讀資優班之前應該要理解的6件事」、「在小孩子讀資優班時家長應該要嘗試的2件事」以及「當小孩子念完或不念資優班後應該思考的2件事」,勾起一些回憶。 小學一年級的六次月考,五次都是600分滿分,只有一次自然科考試沒注意到背面還有題目,考了80分,只拿了6科580分(從此永遠記得要檢查考卷背面有沒有題目)。導師就跟家長建議,看要不要讓我去考資優班。當時高雄市的小學資優班,都是集中式的資優班,而且還分成「比較厲害」和「沒那麼厲害」的資優班。   小一的我就傻傻去考了,我爸媽也沒什麼經驗,畢竟我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就這樣素人上場,後來才知道有些人考資優班是會先準備的。記得有智力測驗的筆試,還有面試,其中一題問我「蔗糖是什麼做的」,我還回答「不知道」(當時根本沒聽過什麼是蔗糖XD),出來還被我媽笑說「蔗糖就甘蔗做的啊~」。然後我就考上了當年「沒那麼厲害」的B校資優班,小二就轉學到B校去讀書。   可能在陪考時,爸媽跟其他家長有些交流吧。知道高雄「最厲害」的資優班是A校,只要A校有同學轉學出去,就可以轉進A校。除了資優班之外,還有美術班、音樂班、資訊班等各式各樣特殊班級,A校的同學也有些人考上其他的特殊班,我在升四年級時轉學進A校。   後來因為各式各樣的事情,五年級下學期的一半我又轉回B校,升六年級又轉回A校,雖然該寫的功課、該喜歡的男生、該打的球和該比的比賽,一樣也沒少,但這樣的轉來轉去,其中體會到的人情冷暖,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體會到「懼學」(第二次是大學三年級,以後有空再寫XD)。   最後終於在A校畢業。A校的家長們紛紛討論著要不要再考國中資優班。我又去考了。在當年我和另一個同學W,智力測驗時被刷下,但因為W的數學項目成績特高、我的國文項目成績特高,而被「破格」錄取,開啟了國中3年的資優班生活。而這位W同學,在國中三年展現堅不可摧的學業成績,的確也一路優秀到現在。 國小、國中這8年的資優班生活,現在回想起來,最大的體認是發現自己「沒有很資優」,好像可以讀點書,但沒有特別聰明,知道自己很耐操,對喜歡的事情可以很努力,這個態度應該算資優。   而國小和國中資優班老師的態度,以及班上同學的相處,還有班上家長群們的團結,我覺得是另一個「資優」的地方。鼓勵發言、上台發表、沒有刻意禁止什麼,讓班上同學盡力朝自己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