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讀《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孩子》

很謝謝國國(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文國士),在3月份書即將上市之前,寄了一本給我。在我的請求下,還簽了名。 但我拖到這幾天才打開來看。 我知道裡面寫的是安置機構孩子的故事,好像猜得到讀起來會有怎麼樣的心情和觸動,有點抗拒。 就在這幾天,大家正在開會討論一個原生家庭「愛得太用力」的孩子,可能也要走向安置的路線。 我想起了國國的這本書,翻開、讀完。 ================================ 書裡講了九個孩子的故事:小岳、阿虎、阿濱、大牛、阿超、阿興、瑞瑞、平平和杰寧,還有其他小短篇中也出現的孩子。 故事中講的孩子,我一個都不認識;但讀的時候,卻常常讓我想起某個/某些認識的機構孩子。孩子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承受著不同的心理的傷,從靈魂深處迸出來的不滿、怨懟、憤怒、自責……卻是如此相似;化成的情緒起伏、偷竊、拒學、高風險行為…也是如此類同。 書中有許多國國寫給孩子的信,國國用文字和同理度過這些風暴時刻;也能讀到國國對自己的自省和思索。字裡行間盡是滿滿的、對孩子的愛。 有時候很用力地想做點什麼,卻不見得使得上力。寫信,是個溫柔又有力量的方法。我們陪著孩子,也像是陪著自已,國國的文字也陪著正在讀這本書的我。 我自己是在快兩年前,才第一次接觸到安置機構。所謂的接觸,不只是在醫院看到來就診的孩子,而是真正走進去機構裡,看到孩子生活的環境、飯廳、活的安排、家規、要做的公共事務,也曾經一起參與活動和外宿。 環境有點像「家」,相處有點像「家」,但大家都知道其實不是。孩子嘴裡也常常說著「機構、機構」,不會講「家」。 在機構裡面的人,又是誰呢?是家人嗎?是機構老師和安置的孩子,也可能是都還在各自找尋自我的大人和小孩,是在波瀾中盡力抓緊各種資源、安定下來的一群人。 在接觸過安置機構後,讀這本書特別有感覺。書中除了講孩子的故事之外,也提到了機構和機構工作人員的限制和困境;沒有機會接觸到安置機構孩子的人,應該也不會妨礙到閱讀的感受。文字間充滿著理解、反思、包容、尊重和肯定,這樣的相處模式,不只是對孩子而已,也適用於身邊的任何人。 當然,也是會有生氣和無力的時候。知道自己在生氣什麼,覺察自己的無力,緩一緩,深呼吸,尋找支持,然後再起。 ============================== 我跟國國的緣分(?)很特別。 國國出版的第一本書[走入愛的蠻荒]寫「雙親都是思覺失

《後悔當媽媽》和《診間的女人》

S告訴我,小孩不在身邊時,他突然覺得很快樂、很放鬆。 但也告訴我,他正在備孕,要生第二個小孩。 生第一個小孩的原因是「媽媽很喜歡小孩,希望我生一個」 備孕第二個小孩的原因是「婆婆希望我再生一個」。 那你呢?那你自己呢?那你對小孩的想法呢? 「我其實,很不喜歡小孩。」 腦袋中浮現起最近讀過的這兩本書。 ========================= 之前讀過靜儀醫師的「 #診間的女人2 」,很喜歡靜儀醫師的細膩描述,以及其中對性別和傳統價值的反思和討論,再回頭找第一集「 #診間的女人 」來讀。 之前讀的時候,覺得靜儀醫師有種「把婦產科門診當精神科門診」來看的感覺,看完第一集後,果不其然,靜儀醫師也曾經考慮過要走精神科啊。 但無論是什麼科,可能看的都不只是「病」,而是「人」和這個人背後一大串的系統和故事。 可惜的是,在健保制度下,沒有太多機會跟每個人討論這些。 診間的女人1,也有很多談「女性自己想要什麼」的故事。 ========================== 而「 #後悔當媽媽 」是今年2月談性說愛讀書會時,由我導讀的書目。 就在母親節的前夕,跟S討論到這個議題。 當媽媽,可以後悔嗎? 當媽媽,一定要很喜歡孩子嗎? 當媽媽,真的是自己想要的規劃嗎? 或許,已經沒能後悔了。 但能夠把「後悔」說出來,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 我突然想起我自己養貓的事,雖然這樣比喻有點不倫不類。 家裡的五隻貓,每一隻「到手」的時候,都不知道他的健康狀況和個性,養了才慢慢知道。頂多,可以先選花色而已。 但在養之前,就很確定「是自己想養的」,沒有誰逼我。 但也會在養貓的討論平台上,看到很多崩潰的文章。 貓的個性太機車、貓的健康狀況太差、飼主因為各式各樣的生活問題,被要求把貓送走或丟掉.... 大部分的飼主都能很勇敢地出來尋求協助和意見, 因為「這是自己決定的」、「這是自己想養的」。 希望每個女人、應該說「每個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評估完風險和利弊之後,自己做出決定。 而不是為了誰,也不是為了達成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