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和「大哥們」一起上課|「108年度施用毒品者就業輔導個案管理專業服務計畫-成長團體活動」

幾週前,科裡與高雄市毒品防制事務基金會,合作了一個成長團體活動,名字很長,叫做「 108 年度施用毒品者就業輔導個案管理專業服務計畫-成長團體活動」。 一起參與的學員和心理師 顧名思義,會來參加的學員都是施用毒品者,樣貌還滿符合刻板印象的 —— 刺龍刺鳳、牙齒有檳榔和抽菸沾染顏色、粗粗的金項鍊、瘦弱但穿著寬大的襯衫,以及一群人聚在教室門口「呼吸治療」(也就是抽煙 XD),就像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大哥」。平常跟「大哥們」的接觸,不是在病房就是在門診,都是「醫師-個案」的關係,倒還是第一次跟施用毒品者「上課」。 刺青有點像這樣XD(照片來源:爆笑公社) 這是一個為期三個上午的團體課程,我是其中一堂的講師,預計跟大家講「運動與身心健康」。為了「不無聊」,我不想講太多學理上的東西,準備講自己如何開始減重、開始騎單車以及維持體能的故事,並大量搭配騎單車時所拍的風景照片,希望讓氣氛輕鬆一點。 很幸運,這招奏效。看到騎車的照片後,學員們開始跟我討論我騎公路車脖子會不會很痠、他也有騎單車的習慣、也跟我分享他平常騎的路線,講到和柯文哲市長一起騎一日雙塔時,更是整個都聊開了。有的學員聽到我騎單車後的身心轉變,竟然也說想試試開始騎單車(但也有可能是客套話啦) 聊完單車後,接續的課程是科內兩位心理師的「自我探索團體」,很好奇兩位同事會怎麼帶領「自我探索」?因此,在獲取同意後,我也留下來成為參與團體的學員。 破冰小遊戲:認識你我 首先,兩位心理師將在場十位學員分成兩組,並先邀請大家自己寫名牌、寫下自己想被稱呼的名字,大家紛紛寫起了綽號。 接下來要求大家寫下「 5 個共同點」,而且這項共同點不能是「顯而易見」的(例如:不能說「我們都是人」),勢必得互相交談、互相自我介紹。 一開始我自己還有些彆扭,還好我旁邊的「阿仁」自動帶起討論:問起大家的興趣。 「我喜歡看電影,你們咧?」 「我也喜歡」 「我還喜歡釣魚,你們尬意嗎?」 「沒尬意,我喜歡喝酒啦」 「那你結婚了嗎?」 「結婚了啊」「我還沒啦」 就這樣東問西問的,不知不覺就瞭解了同組五個人的嗜好和個人背景。 同時也偷聽到另外一組的討論(都是台語): 「我有抽菸啦」 「嘿啊,我也是,抽很多啦,我還有吃檳榔」

遇見街貓Bob:海洛因、愛與支持的故事。

今年三月起,我開始正式看美沙冬替代門診。 會來看這個門診的人,通常都是海洛因使用障礙症的個案(俗稱的「海洛因成癮」)。 來到美沙冬門診的人,往往都已經和海洛因與戒治、勒戒單位周旋多年,但依然在成癮的迴旋中繞著而無法脫身。 他們「每個禮拜」花在海洛因上的費用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甚至一個月花上數十萬在藥錢上。 有個陪同前來的家屬問:到底怎麼樣才可以擺脫這個!  這讓我想起過去看的一部電影:遇見街貓Bob。 James 和他的貓 Bob ====== 以下可能有雷 ====== 這是一個有關鴉片類物質成癮者擺脫毒癮的故事, 亮點在於裡頭有隻名叫Bob的貓(對貓奴如我來說是大亮點) 片中的James,因沾染海洛因的毒癮,窮困潦倒,是個年輕的街友。 他在垃圾堆中找尋未知的下一餐,流離失所。 背著吉他,靠著街頭賣藝,賺取未知的賞金。 他想戒癮,也加入了美沙冬治療計劃, 但流落街頭,使得他有太多的「危險情境」(也就是有著也用毒的朋友、藥頭會主動來找等等),讓治療計劃挫敗連連。 為什麼會成癮? 人腦中有個機制,叫做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 有些物質(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癮物質,如煙、酒、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或是行為(例如賭博、網路遊戲等), 會讓大腦產生愉悅(白話點講就是「爽」啦)的感受, 這些爽感,驅使人們不斷重複使用這些物質或進行這些行為, 驅使到最後變得有點「情非得已、不得不去做」,就像是大腦被「挾持」了一般。 這「被挾持的大腦」難以扭轉,使得戒癮十分困難。 海洛因是鴉片類物質中最常聽到的一種,在毒品中的成癮性數一數二。沾惹到它,往往代表著傾家盪產、家破人亡,更是出了名的難戒。   目前最有效的戒癮治療方式是美沙冬(Methadone)替代療法,還要合併其他非藥物治療方法。 美沙冬是一種液態藥物(也就是片中James去藥局喝的那一小杯綠綠的藥),在台灣,依照劑型不同,則有紅色或透明無色的型態。 美沙冬在海洛因的戒癮治療中,是合法開立的藥物; 但同時美沙冬也是二級管制藥品/二級毒品。 所以開立前需要審慎評估、納入個案管理系統,而且個案每次喝藥都要非常謹慎審核身份,並確認個案是「自行喝下」(避免夾帶離開)。 從影片中推算起來,James從青少年時期就已染上毒癮。 為什麼青少年會有物質成癮問題? 來自於基因、環境和氣質(tempe

《我們與惡的距離》|學習單試作版(第1~6集)(第一版)

這部電視劇可以討論的東西實在非常非常多,而且每一個議題,都是很大的題目。 突發奇想,想說如果時光倒流 20 年、 25 年,當時的我,如果看到這部劇,心中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老師可能會要我寫什麼樣的心得? 同學們可能又會有那些討論? 因此,我試寫了第一版的學習單(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針對兒童青少年寫學習單 XD )。 越低年級,回答的問題越少;而越高年級則同樣回答低年級的問題,再加上高年級的問題。也就是越高年級,回答的問題越多。 希望大家鞭大力一點~ XDDDD ===== 學習單開始,一樣小心爆雷 ====== 國小中年級 電視劇裡面的「天晴」,你覺得她和媽媽(宋喬安)之間怎麼了?如果你的媽媽也像天晴的媽媽一樣忙、常跟爸爸吵架?你會怎麼跟爸爸媽媽或家人說? 「應思聰」常常會聽到一些只有他自己聽得到的聲音,這叫做「幻聽」。這有點像是戴上耳機聽廣播或節目,但自己沒辦法轉台,有時候會聽到自己不想聽或很害怕的節目。這應該怎麼辦? 國小高年級~國中   電視劇裡面的「天晴」,你覺得她和媽媽(宋喬安)之間怎麼了?如果你的媽媽也像天晴的媽媽一樣忙、常跟爸爸吵架?你會怎麼跟爸爸媽媽或家人表達?   「應思聰」常常會聽到一些只有他自己聽得到的聲音,這叫做「幻聽」。這有點像是戴上耳機聽廣播或節目,但自己沒辦法轉台,有時候會聽到自己不想聽或很害怕的節目。這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得到「思覺失調症」的病情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身邊有人是思覺失調症,我應該怎麼跟他相處? 高中 電視劇裡面的「天晴」,你覺得她和媽媽(宋喬安)之間怎麼了?如果你的媽媽也像天晴的媽媽一樣忙、常跟爸爸吵架?你會怎麼跟爸爸媽媽或家人表達?   「應思聰」常常會聽到一些只有他自己聽得到的聲音,這叫做「幻聽」。這有點像是戴上耳機聽廣播或節目,但自己沒辦法轉台,有時候會聽到自己不想聽或很害怕的節目。這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得到「思覺失調症」的病情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身邊有人是思覺失調症,我

《我們與惡的距離》|精神科醫師「看到的病」

=====還是防一下雷===== 這齣劇到目前為止,第六集了。 除了應思聰在劇中已經被他的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和「錐體外症候群」之外,依據現行台灣絕大部分精神科醫師學習的診斷系統(DSM-5診斷系統),我在劇中看到的、和精神科相關的狀況「可能」還有: 創傷後壓力症:宋喬安、劉昭國、天晴一家人、大芝和大芝爸媽 傷慟反應:大芝和大芝爸媽 酒精成癮障礙症:宋喬安、大芝的爸爸 酒精戒斷:宋喬安 焦慮(症):大芝、大芝的父母 自戀特質:凱子的媽媽(我猜的,等第七、八集看看) 親子關係問題:天晴和宋喬安 兒童受父母關係緊張所苦的影響:天晴和爸媽 與配偶或親密夥伴之間的緊張關係:劉昭國和宋喬安;某些段落的王赦和美媚 (應該還有一些沒記周全的,有機會再慢慢補全…) *精神科醫師不能在「沒看到病人、沒有和病人會談過」的情況下做出診斷,所以只能說「可能」* 從我上述列出來的「狀況」,可以發現其實有很多並不是「病」,而是生活中的「困擾」:對自己、對別人、對自己該發揮的能力都造成困擾。這些困擾,影響了生活該有的步調、該有的平靜、該有的美好。這些不是病,不一定需要吃藥、治療,但最起碼需要了解和處理。 因此,來看精神科,不是來「看病」而已,我覺得比較像是來了解「發生什麼事」。一個精神科醫師,在做出診斷之前,必須要看到一些現象、一些病人或個案提到的症狀,或者周邊家屬反映的擔心,合併觀察和彙整之後,甚至還需要搭配一些檢查(例如:劇中的思聰,在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之前,也先經過了腦部和身體的檢查)。 「症狀」並不等於「疾病」(雖然某些症狀非常典型,典型到會讓人直接聯想到某些疾病),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症狀、病史搜集和觀察,最後才能做出初步結論。 像是目前折磨思聰的幻聽、妄想、錐體外症候群,這些同樣有可能出現在其他疾病身上,而且也有不同的樣貌。像是思聰的病友「美青姐」,她的妄想就屬於「愛戀妄想」(對馬前總統的愛戀想法)。 門診當中最常出現的抱怨:失眠,背後的成因也非常多元,需要靠問診、了解和調整,用藥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診斷系統

「你是一棵樹」

昨天穿了綠色針織衫和卡其色的褲子。好友說「妳是一棵樹」。突然覺得這是好浪漫的一句話,有點詩意。 今年二月去旗山騎單車載回的香蕉苗,又新長一片葉子了。剛長出來時捲成一根細細長長的,隔天便會略展,第三天就會通通展開,和其他的香蕉葉兄弟姊妹一樣,盡情吸收陽光。 本身是植物盲,對種植物也沒什麼興趣,養貓倒是養得挺起勁的。 因為貓愛貓草,某天拿到小麥草的種子,便試著種種看。小麥草的生長速度極快,快到不會忘記存在,種起來頗有成就感,也就順勢買了一些小盆子放陽台,想打造綠色陽台。 不過小麥草長得快也死得快,一下子又荒廢了。直到去了旗山,意外拿到一盆香蕉苗。 香蕉苗在烈日曝曬下,陪著我們從旗山騎回高雄,葉子開始有些焦黃。還好還是活下來了。覺得不能辜負發送和愛護香蕉苗的台青蕉樂團,便移了大盆,認真種了起來。 後來又去彰化騎單車,逛了田尾公路花園。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朝天椒挺可愛的,又帶了一盆回家。一天一天看著長出小椒、小椒變成淡黃色、變成豔紅,再躍入餐桌和蚵仔麵線作伴。 因為貓、因為單車,有了新的植物。新舊生活的交融,因細小的觀察而有趣。等新陽台完成,不知道又會成什麼樣子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