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堆菜,有小白菜、空心菜和地瓜葉,是我的一個門診個案外送到醫院診間的。他現在在羽蝶農場參與精神復健計畫,種植有機蔬菜、外送訂購的蔬菜,也重新建構生活的步調。我最近跟羽蝶農場訂菜、收到他送來的菜,格外覺得開心。
前幾天剛好聽了羽蝶農場的詹一隆副執行長,分享開辦羽蝶農場的經驗和方案,深深覺得羽蝶農場真是充分實踐精神復健的精神。
羽蝶農場提供精神障礙者進行精神復健。平常大家熟悉的復健,通常是指物理治療,電療、熱療、訓練肌力和關節等;但精神復健主要為「職能治療」,主要在訓練「日常生活需要的技能」——手部功能、記憶訓練、生活安排、社交活動、個人衛生等等。
在羽蝶農場的生活,充滿了「個別化」和「自主性」。自從羽蝶農場開辦以來,沒有個案因為精神症狀復發而入院,現在跟社區也非常融合。學員在農場進行一整天的工作與學習。許多慢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較為忽略,農場鼓勵也協助學員在農場中自行準備午餐,烹調自己辛苦種植的蔬菜,甚至「從煮給自己吃,到有客人來訪時,煮給20幾個人吃」,除了享受辛勤的成果之外,也更有健康飲食的概念。每週也讓學員自行量血壓+紀錄,紀錄體重變化。
在這場分享中,我最喜歡的是「共享決策」和「優勢觀點」的概念。農場由學員自己決定大部分的內容,包含環境、活動、措施等,大家共同決定的,大家就要共同參與,藉以提升參與與責任。而每週至少一次的社區適應活動,都由學員自行決定地點,以及特定節日辦理家屬聯誼(三節),以及營收破萬時的慶祝餐廳,都由學員自行決定地點。這真是「賦能」的最佳實現,讓自己有能,機構也更為有能。
交通上,鼓勵學員「去程和回程」用不同的交通方式,適應不同的環境,並且提升交通自理能力。詹副執行長說「學員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就是公車路線圖」,真的是非常可愛!
在「優勢觀點」的部分,「從他能的地方」開始討論個別化服務,並且依照個案的狀況設計環境,讓個案不至於因為身體的障礙而無法參與活動。而這個別化的服務,可不只是種菜而已,還包括日常生活、財務/保險、休閒娛樂的規劃等。
這個禮拜我收到的「外送蔬菜」是:山茼蒿、紅蘿蔓、菠菜和小白菜,這些有機蔬菜,燙一燙拌點清爽的調味料,就是最佳的宵夜。謝謝這位努力的個案、支持他的家屬,以及羽蝶農場,我的纖維素來源,都要靠你們了呢!
--
《其他文章》
精神科病房有哪些種類?
https://ihsuanlin.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3.htm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