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被烏魯木齊邊防中心遣返記|林奕萱


之前去了一趟伊朗,回程出了點包,跟中國公安共度了兩天才回到台灣。分享一下這慘痛的故事,請大家切記「一定要帶有效台胞證,不然避免在中國轉機」


當時自己剛好買了來回轉機點不一樣的機票。自己多次單獨出國旅行,自以為很有經驗,事後想想實在太大意了。



出發前本來只帶了護照,後來還是把台胞證放進護照包,就放心出門。一路上都沒特別問題,直到回程(除了在伊朗還是見到一些來挑釁的中國人,就先略過不談)。

先看看美麗的伊朗XD

三十三孔橋,伊斯法罕,伊朗

百年波斯浴場,卡尚,伊朗


樂極生悲

回程時,我從伊朗德黑蘭出發,飛到烏魯木齊機場,進到「轉機」閘口,馬上被海關人員攔下來。



海關:證件。

我:這裏(給他台灣護照)(好吧我承認我故意的)。

海關:開什麼玩笑,我們不承認這個。台胞證咧?

我:這裏(給他台胞證)。

海關:這過期了。

我:!!!!!我只是過境,我等一下要轉機回台灣啊。

海關:要轉機一樣要有台胞證,去旁邊等。

兩本都要帶,兩本都要有效


竟然出了這愚蠢的事,沒注意到台胞證過期。


沒辦法了,我跟著幾個人在旁邊等,連我的大行李都幫我送回身邊。另一個海關人員,還好心來問我有沒有其他國籍的護照,如果有其他國籍護照,他馬上就要讓我通關。


不過,我只有台灣護照。



接著海關人員帶著我們一行人,上了一台小巴。

我以為是烏魯木齊機場太大,上小巴要讓我去辦臨時的台胞證。



小巴開著開著,竟然開出機場外、開到市區了。

最後彎進了「烏魯木齊邊防中心」。

烏魯木齊邊防中心



海關人員要我們一行人下車。
下車後進入邊防中心裡一棟看起來很像「青年活動中心」的建築物。偷瞄了幾眼,的確是滿像的。有櫃檯,櫃檯旁的走道兩端都各有好幾個房間,房間門上有編號,類似日月潭還是墾丁青年活動中心會看到的樣子。



幾位穿著軍服的人已在大廳等著,有男有女。

海關人員走向其中一個女兵,說:「交給你們了」,便轉身離開。



OS:什麼啊!!!海關人員走了!!!這裡是哪裡!!!



女兵走向我,問道:「你哪來的啊?偷渡嗎?」

我說:我台灣來的,出國旅行在這裡轉機,台胞證過期。

女兵白了我一眼,說:「走,去房間」。



OS:還有房間?怎麼那麼好?(這時還很樂觀想著,是不是要讓我辦臨時的台胞證XD



兩個女兵帶著我到107號房。
房間有兩張雙人床、衣櫃、電視、床頭小櫃、浴室、梳妝台。再普通不過的擺設,真的很像青年活動中心會出現的房間。



進到房間我還有點手足無措。其中一個女兵(就叫A吧)倒是很放鬆地脫下軍服背心,連軍靴也沒脫,倒頭就睡。女兵B開始跟我閒聊,問我去哪旅行、看到什麼,還幫我擺好行李。



我滿心期待著要「辦臨時台胞證」,依然輕鬆地與她閒聊。但聊沒兩句,她也跟女兵A一起在同一張床睡了。



結果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過去了,也過了我原本轉機要搭的班機登機時間。不過心裡覺得「應該還來得及搭下一班吧?」



突然有人大聲敲門!「吃飯啦!!!」



原來是午餐時間到了。兩個女兵連忙跳起來,穿好軍服背心和軍靴,兩人一前一後帶著我到餐廳。同時間,其他的房間也陸陸續續有人出來,也都是兩個軍人一前一後夾著一個旅行者,這些旅行者就是當天早上與我搭同一班小巴的人們。



餐廳也很像是青年活動中心會看到的那樣。偌大的餐廳中,擺著好幾張大圓桌,廚房一邊忙碌著。



女兵問我要吃啥。我說「都可以」(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怎麼一回事,什麼都不敢多講)。

女兵幫我打了一盤菜和白飯,還順手擺了點佐料在轉菜盤上。然後兩個女兵又一左一右地夾著我坐下。



瞬間,終於了解我被監控了(超級後知後覺….),也知道可能沒有什麼「臨時台胞證」的機會,說不定也可能回不去了。



不過,第一次在烏魯木齊邊防中心和女兵們吃飯,新鮮感還是勝過了恐懼。在烏魯木齊的第一餐,倒還吃得下。



午餐時間速速結束。女兵們又帶著我回房間。比較友善的女兵B又開始跟我閒聊,講起她的從軍史。我看她和善,偷偷問她我得待上多久,她說「我也不知道,我奉命來看管妳的,晚一點可能長官會來吧」。



又過了幾個小時。還好我帶了幾本書,可以打發點時間。邊防中心沒有wifi什麼的,事發突然,也沒辦法辦當地sim卡。還好手機還能抓到「中國移動」,開始傳訊息回台灣跟爸媽簡述經過、處理工作和讀書會的事。心裏也有點緊張,當時也正好是李明哲事件營救當中的時期。想到我在臉書上曾經「非常台獨」,雖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咖,身處神秘中國(還是新疆烏魯木齊),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偷查「我的過往」,仍不免害怕從此不見天日。



爸媽在台灣幫我打了一些電話,確認同事可以幫忙接手工作(跪謝~),也詢問海基會是不是有其他的協助方法。

接著又是晚餐時間。又是同一批人被帶到餐廳。邊吃晚餐邊偷聽、觀察女兵和其他桌。



有個女生,來自哈薩克,一直哭,完全不會講中文,從午餐到晚餐都粒米未進。女兵BA說「這個偷渡的,欸你不是會講哈薩克語,去叫他吃點飯」。



有個男子,來自吉爾吉斯,也是完全不會中文。聽起來是偷渡客。其他桌太遠就偷聽不到了。



過了晚餐時間,「長官」終於到了。一個男軍官敲門進到我的房間,兩個女兵又是連忙跳起來立正。



男軍官很客氣。反覆看了我的台灣護照和台胞證,嘆了口氣說:「唉,我知道你就是要轉機而已,可惜我們這就是不承認這本護照。如果你在沿海大城市轉機,也能馬上辦個臨時的台胞證,偏偏我們這是烏魯木齊啊,沒得辦這個。最快就是明天晚上的飛機,讓你遣返回伊朗,剩下的你自己處理了」。



明天晚上!所以我還要繼續被監控24小時!



震驚了沒幾秒鐘,馬上就放心了——最起碼我確定可以離開這裡了。接著就是擔心回程機票的事。



長官離開房間之後,女兵A和女兵B繼續賴在床上用手機看影片、傳訊息、看電視,邊傳訊息還邊問我說「有沒有想吃什麼,我叫他們送過來」。看起來她們的手機應該上網沒問題。



鼓起勇氣問女兵B,可否借我手機訂機票。果然是好心人,女兵B真的答應了。網路速度不快,也常常斷線,但有網路可以讓我訂機票,已經謝天謝地。訂好後,女兵B竟然還幫我傳PDF檔案給同事,幫我印出紙本。在此再次感謝女兵B,希望她平安健康、軍途順利。



訂好機票後,如釋重負。剩下來就等著隔天到機場了。



當晚,兩位女兵同睡一張床,我自己一個人睡一張床。老實說,雖然沒有自由,但還滿舒適的。不過,還是自由好。



隔天又再度重複了被女兵一左一右「簇擁」著的早、中、晚餐。吃完晚餐後,搭乘「專車」回到烏魯木齊機場,在海關人員的「護送」下再度入關。進到登機門時,總算覺得重獲自由。

這兩天的愚蠢驚魂記,還是要非常感謝烏魯木齊邊防中心對我的客氣對待(我原本真的以為會被拖進大牢或睡大通舖之類的)。


終於再次回到伊朗德黑蘭機場,在機場睡了一晚



接下來就要面臨「烏魯木齊-伊朗德黑蘭-杜哈-香港-桃園機場-高雄」的漫長旅程。不過這都沒關係,自由最高!

連在伊朗的民間餐廳都可以見到台灣國旗!

請大家切記「一定要帶有效台胞證,不然避免在中國轉機」。以及,自由真的很可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關「賀寶芙瘦到死」的醫學論文|答客八問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一篇論文連結,是一篇跟賀寶芙有關的醫學論文,順手翻譯了一下文章的標題和簡要內容,貼在自己的粉絲專頁上,想要提醒一下可能有在使用賀寶芙的人。 該篇臉書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V70ln 沒想到,發文後似乎引起了一些波瀾。同時,也有讀到這篇譯文的臉書使用者發問了一些問題,所以決定寫得再清楚一點。(以下文長,請小心服用) 你是誰?憑什麼發這篇文章? 我是領有台灣醫師執照的合法醫師,看醫學論文是平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我不是減重專科醫師、也不是新陳代謝專科醫師(我是精神專科醫師),不過醫學論文還是看得懂的。   你自己用過賀寶芙嗎? 我自己在大學時代,因為覺得自己胖,使用過兩個月的賀寶芙「奶昔」(查了一下,現在稱作「營養蛋白混合飲料」)。當時有朋友推薦我、聽了朋友的話也就買了幾罐泡來喝。喝了兩個月後覺得沒效、也覺得太貴,也就停喝了。從此未再使用任何賀寶芙產品。本身沒有經手任何賀寶芙的事業,也沒有參與任何其他直銷。目前也不使用任何直銷商的產品。 是不是看賀寶芙不順眼才寫這篇? 冤枉啊~寫這篇,就是剛好看到這篇論文,覺得可能會有民眾想知道(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麼查醫學論文),就順手翻譯了。如果有其他直銷產品也被寫成醫學論文,我也是滿想了解的。 這個論文連結是什麼連結? 論文連結在此: https://reurl.cc/V70gn 這個連結來自 PubMed 。 PubMed 有點像是「醫學論文的 google 搜尋引擎」。每個人只要有網路連線,連上 PubMed 網站,就可以查詢各式各樣的醫學論文,不過通常只看得到論文的摘要。需要論文「全文」的話,就需要付費購買才讀得到,或是看自己所在的單位(例如醫院、學校等)是否可以下載全文 PDF 檔案。 這篇醫學論文的出處是什麼? 文章標題:Slimming to the Death: Herbalife®-Associated Fatal Acute Liver Failure-Heavy Metals, Toxic Compounds, Bacterial Contaminants and Psychotropic Agents in Product...

精神科病房有哪些種類?

最近的龍發堂事件,可能喚起許多大眾對精神科病房的想像和討論(可能也好奇很久了)。 其實,精神科病房分為好幾種款式。 主要分為急性病房、慢性病房、日間病房等三大類, 其他相輔相成的單位還會有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等等,但不是每間醫院都有這麼多種類的完整配置。 如果是「在精神科住院」,通常指的是住急性病房。 急性病房 急性病房:24小時都住在醫院,全台灣絕大部分都是封閉式病房,也就是病人出入病房會有嚴格門禁管制。 收治對象為病情急性發作、病情不穩定、有自傷傷人風險或其他需要密切觀察項目的病患。也因爲病人病況相對不穩定,門禁和病房內的管制項目都會比較嚴格。能夠帶進病房內度過住院時光的東西常常被檢查得很徹底。 各個醫院的管制項目、探病時間等也都不一樣。 有的醫院非常嚴格(例如:一天只有三個時段可以探病);有的醫院可以允許照顧者24小時陪伴等等,可以准許帶進去的東西也各有不同。 (所以有些反覆住院的病患,有時候會「互通訊息」,互相交換醫院之間的風格和規定,或者拒絕到某些醫院住院)。 不過,雖然管制嚴格。但這個管制指的是「大門」,並不是代表病人像犯人一樣被關在類似監獄的地方。 急性精神病房當中常常會有比一般內外科病房來得更加寬敞的公共空間,(畢竟病人不能像內外科病房的病人偶爾還可以外出、下樓透透氣)。公共空間中,有些還會配置固定式腳踏車、健身器材、雜誌架、桌球桌、棋盤、其他運動器材等等,讓個案有空間和工具可以活動。 通常急性病房的住院治療時間約為1-4個禮拜不等(當然也有可能更長或更短),後續就看是回家回門診治療、轉慢性病房、轉日間病房或是其他的安排。 慢性病房 慢性病房:也是24小時都住在醫院,住院時間通常較長(好幾個月),病患的病況相對穩定,但生活自我規劃能力可能較差,需要醫院的結構式環境,也含有精神復健的治療。 日間病房 日間病房:有點像是來醫院「上學」,白天在醫院進行精神復健,下午就「下課」回家。 復健? 精神科也要動手動腳復健嗎? 精神復健跟平常大眾熟悉的「做復健」完全不一樣。 平常大家熟悉的復健,通常是指物理治療,電療、熱療、訓練肌力和關節等。但精神復健主要為「職能治療」,主要在訓練「日常生活需要的技能」——手部功能、記憶訓練、生活安...

武嶺慢慢騎——首次西進武嶺(完騎)。

先說結論 經過兩個月的 準備 ,成果如下: 埔里地理中心碑-武嶺牌樓,沒抽筋、沒牽車,一路慢騎。 總距離:53.2公里。 總爬升:2880公尺。 總時間:6小時37分。 再說心得 西進武嶺真的不容易(連續上坡39公里,平均坡度7%),但比我想像中的輕鬆一些些。我想有幾個原因: 1. 兩個月來被車友頻頻「威脅」,原本以為整路會不斷出現像宇老最後一段要下來牽車的陡坡,但實際上超陡坡並不多,只是一路長上坡....。 2. 氣溫低,騎起來真的非常舒服,讓難度降低一點點。 3. 路面非常棒(但路窄、沿路車多,是另一危險)。 另外,貼在上管的「武功秘笈」,真的讓心態堅定不少,一路騎到昆陽才開始出現想放棄的念頭。但到昆陽也只剩最後2公里了,當然還是要騎完嘍。 比起預先設定的清境目標多出很多,能在七小時內完成,相當開心(非常感謝柴鐵同車車友的耐心等候)。 活動當天 凌晨12點半,選擇當天來回的柴山鐵騎車友集結在中正技擊館,準備上車。通宵奔馳在國道,凌晨2點多抵達雲林古坑休息站,進食第一波早餐。 中正技擊館集合。 雲林古坑休息站吃早餐。 凌晨四點多抵達埔里愛蘭交流道,進食第二波早餐,卸下單車,前往會場。沿路已經看到許多菁英組的車友咻咻咻地熱身。 到了會場出發點,發現還是有登山車,更強的是還有一大群胖胎車;也有看起來不是「很專業」的車友(但腳力應該很專業啦),瞬間放心(?)了一些些。由於只是肉腳陪騎組,我們選擇最後一個出發,才不會擋路。 等到天全亮,終於換我們出發。 雖然先製作了「武林秘笈」,實際騎乘時還是多休息了幾次,全部拆成八段來騎。   西進武嶺起點:台灣地理中心碑。 地理中心碑-人止關(500m-790m):16.2km,平均坡度:3% 這段在「小抄」上雖然寫4%,但騎起來其實只有2-3%左右,非常和緩。 這一段比較「危險」的地方是:開騎時往往很興奮,尤其第一段路如此和緩,很容易暴衝,提早消耗體力。而我們在這段剛好跟上一群車友,車友領騎的速度很輕鬆,就跟著小集團慢慢騎,均速不到20km/h,花上49分鐘抵達人止關,吞完能量包準備接下來的爬坡、拍個照便速速上路。 人止關-霧社(790m-1150m):5.2km,平均坡度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