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起,我開始正式看美沙冬替代門診。
會來看這個門診的人,通常都是海洛因使用障礙症的個案(俗稱的「海洛因成癮」)。
來到美沙冬門診的人,往往都已經和海洛因與戒治、勒戒單位周旋多年,但依然在成癮的迴旋中繞著而無法脫身。 他們「每個禮拜」花在海洛因上的費用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甚至一個月花上數十萬在藥錢上。
有個陪同前來的家屬問:到底怎麼樣才可以擺脫這個!
這讓我想起過去看的一部電影:遇見街貓Bob。
====== 以下可能有雷 ======
這是一個有關鴉片類物質成癮者擺脫毒癮的故事,
亮點在於裡頭有隻名叫Bob的貓(對貓奴如我來說是大亮點)
片中的James,因沾染海洛因的毒癮,窮困潦倒,是個年輕的街友。
他在垃圾堆中找尋未知的下一餐,流離失所。
背著吉他,靠著街頭賣藝,賺取未知的賞金。
他想戒癮,也加入了美沙冬治療計劃,
但流落街頭,使得他有太多的「危險情境」(也就是有著也用毒的朋友、藥頭會主動來找等等),讓治療計劃挫敗連連。
為什麼會成癮?
人腦中有個機制,叫做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
有些物質(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癮物質,如煙、酒、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或是行為(例如賭博、網路遊戲等),
會讓大腦產生愉悅(白話點講就是「爽」啦)的感受,
這些爽感,驅使人們不斷重複使用這些物質或進行這些行為,
驅使到最後變得有點「情非得已、不得不去做」,就像是大腦被「挾持」了一般。
這「被挾持的大腦」難以扭轉,使得戒癮十分困難。
海洛因是鴉片類物質中最常聽到的一種,在毒品中的成癮性數一數二。沾惹到它,往往代表著傾家盪產、家破人亡,更是出了名的難戒。
目前最有效的戒癮治療方式是美沙冬(Methadone)替代療法,還要合併其他非藥物治療方法。
美沙冬是一種液態藥物(也就是片中James去藥局喝的那一小杯綠綠的藥),在台灣,依照劑型不同,則有紅色或透明無色的型態。
美沙冬在海洛因的戒癮治療中,是合法開立的藥物;
但同時美沙冬也是二級管制藥品/二級毒品。
所以開立前需要審慎評估、納入個案管理系統,而且個案每次喝藥都要非常謹慎審核身份,並確認個案是「自行喝下」(避免夾帶離開)。
從影片中推算起來,James從青少年時期就已染上毒癮。
為什麼青少年會有物質成癮問題?
來自於基因、環境和氣質(temperament)的共同影響。
James的父親在他青少年時期的缺席,應該是個重要因素。
而父親說「我不知道怎麼當你的父親」,這是否表示James是個難搞的孩子?不得而知。
James渴求父親的愛、父親的認同,再三想對父親表示自己努力戒癮,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卻讓自己被越推越遠。
父親的眼神一直都散發著「很抱歉我現在要請你離開,但我沒有放棄你」。
海洛因出了名的難戒,James也戒了很多次,
為什麼James這次可以戒海洛因成功、甚至連美沙冬都能成功脫離?
他有幾個優勢:
James有音樂能力,能夠街頭賣藝賺錢。
精神科醫師Vera(也有可能是個管師),看到了他的「戒癮潛力」和動機,協助他取得救濟住宅,擺脫街頭流浪;每次的會談也提供他建議與情緒支持。
朋友Betty(同時也是一位毒癮者的妹妹),是他的心靈動力(和愛情?),並協助個案度過美沙冬戒斷期。
最關鍵的:Bob貓的到來。
Bob貓對James無私的親近(貓並不因他是毒癮者而冷眼看待);貓的溫柔與療癒,讓James有想照顧他、要讓貓溫飽的責任,促使Bob努力重拾正常生活。
當然,社會支持也很重要。
BIg Issue大誌雜誌給了街友謀生的機會,James的父親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同為愛貓人士的老太太,總是來聽表演、給賞金、給Bob貓織圍巾,這是小動作,卻是大大的力量。
而Bob貓的加入,讓James的街頭賣藝越來越蓬勃。
雖然James歷經了幾次「可能復發」的危險情境:
被禁止街頭賣藝;
被禁止賣大誌雜誌;
Bob貓走失。
但他的「優勢網絡」協助他度過這些危機(當然也是有些運氣)。
這些人、事、物組成的愛與支持,
戰勝了被Heroin「挾持」的大腦,一切正向翻轉起來。
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
但未來James有沒有可能再用海洛因?
有可能。
當Bob貓離他而去或過世時;或是生活又出現其他巨變時,James可能又回頭找尋海洛因。
但當然James可能也已經發展出更加良好的生活模式,而能終生擺脫海洛因。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療癒的電影,更是一部在物質成癮課程中非常棒的教學電影。James和他的Bob貓到目前為止,都還經營著粉絲專頁,祝福James和Bob能一直平順下去。
(PS: 不過現實生活中的貓並不是每隻都這麼親人,嗚嗚)
==============================================
回到最初家屬問我的問題:到底要怎樣才能擺脫海洛因!
所有成癮的個案,都必須先瞭解最初使用的原因。成癮者並不等於「壞人」,也不等於「撿角」。透過合適的醫療協助、親友的支持與「愛」,終能期盼、迎來擺脫成癮的一天。
*本文已同步發表於PTT movie板,並再增訂 。
會來看這個門診的人,通常都是海洛因使用障礙症的個案(俗稱的「海洛因成癮」)。
來到美沙冬門診的人,往往都已經和海洛因與戒治、勒戒單位周旋多年,但依然在成癮的迴旋中繞著而無法脫身。 他們「每個禮拜」花在海洛因上的費用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甚至一個月花上數十萬在藥錢上。
有個陪同前來的家屬問:到底怎麼樣才可以擺脫這個!
這讓我想起過去看的一部電影:遇見街貓Bob。
James 和他的貓 Bob |
====== 以下可能有雷 ======
這是一個有關鴉片類物質成癮者擺脫毒癮的故事,
亮點在於裡頭有隻名叫Bob的貓(對貓奴如我來說是大亮點)
片中的James,因沾染海洛因的毒癮,窮困潦倒,是個年輕的街友。
他在垃圾堆中找尋未知的下一餐,流離失所。
背著吉他,靠著街頭賣藝,賺取未知的賞金。
他想戒癮,也加入了美沙冬治療計劃,
但流落街頭,使得他有太多的「危險情境」(也就是有著也用毒的朋友、藥頭會主動來找等等),讓治療計劃挫敗連連。
為什麼會成癮?
人腦中有個機制,叫做酬賞系統(Reward System)。
有些物質(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癮物質,如煙、酒、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或是行為(例如賭博、網路遊戲等),
會讓大腦產生愉悅(白話點講就是「爽」啦)的感受,
這些爽感,驅使人們不斷重複使用這些物質或進行這些行為,
驅使到最後變得有點「情非得已、不得不去做」,就像是大腦被「挾持」了一般。
這「被挾持的大腦」難以扭轉,使得戒癮十分困難。
海洛因是鴉片類物質中最常聽到的一種,在毒品中的成癮性數一數二。沾惹到它,往往代表著傾家盪產、家破人亡,更是出了名的難戒。
目前最有效的戒癮治療方式是美沙冬(Methadone)替代療法,還要合併其他非藥物治療方法。
美沙冬是一種液態藥物(也就是片中James去藥局喝的那一小杯綠綠的藥),在台灣,依照劑型不同,則有紅色或透明無色的型態。
美沙冬在海洛因的戒癮治療中,是合法開立的藥物;
但同時美沙冬也是二級管制藥品/二級毒品。
所以開立前需要審慎評估、納入個案管理系統,而且個案每次喝藥都要非常謹慎審核身份,並確認個案是「自行喝下」(避免夾帶離開)。
從影片中推算起來,James從青少年時期就已染上毒癮。
為什麼青少年會有物質成癮問題?
來自於基因、環境和氣質(temperament)的共同影響。
James的父親在他青少年時期的缺席,應該是個重要因素。
而父親說「我不知道怎麼當你的父親」,這是否表示James是個難搞的孩子?不得而知。
James渴求父親的愛、父親的認同,再三想對父親表示自己努力戒癮,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卻讓自己被越推越遠。
父親的眼神一直都散發著「很抱歉我現在要請你離開,但我沒有放棄你」。
海洛因出了名的難戒,James也戒了很多次,
為什麼James這次可以戒海洛因成功、甚至連美沙冬都能成功脫離?
他有幾個優勢:
James有音樂能力,能夠街頭賣藝賺錢。
精神科醫師Vera(也有可能是個管師),看到了他的「戒癮潛力」和動機,協助他取得救濟住宅,擺脫街頭流浪;每次的會談也提供他建議與情緒支持。
朋友Betty(同時也是一位毒癮者的妹妹),是他的心靈動力(和愛情?),並協助個案度過美沙冬戒斷期。
最關鍵的:Bob貓的到來。
Bob貓對James無私的親近(貓並不因他是毒癮者而冷眼看待);貓的溫柔與療癒,讓James有想照顧他、要讓貓溫飽的責任,促使Bob努力重拾正常生活。
當然,社會支持也很重要。
BIg Issue大誌雜誌給了街友謀生的機會,James的父親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同為愛貓人士的老太太,總是來聽表演、給賞金、給Bob貓織圍巾,這是小動作,卻是大大的力量。
而Bob貓的加入,讓James的街頭賣藝越來越蓬勃。
雖然James歷經了幾次「可能復發」的危險情境:
被禁止街頭賣藝;
被禁止賣大誌雜誌;
Bob貓走失。
但他的「優勢網絡」協助他度過這些危機(當然也是有些運氣)。
這些人、事、物組成的愛與支持,
戰勝了被Heroin「挾持」的大腦,一切正向翻轉起來。
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
但未來James有沒有可能再用海洛因?
有可能。
當Bob貓離他而去或過世時;或是生活又出現其他巨變時,James可能又回頭找尋海洛因。
但當然James可能也已經發展出更加良好的生活模式,而能終生擺脫海洛因。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療癒的電影,更是一部在物質成癮課程中非常棒的教學電影。James和他的Bob貓到目前為止,都還經營著粉絲專頁,祝福James和Bob能一直平順下去。
(PS: 不過現實生活中的貓並不是每隻都這麼親人,嗚嗚)
==============================================
回到最初家屬問我的問題:到底要怎樣才能擺脫海洛因!
所有成癮的個案,都必須先瞭解最初使用的原因。成癮者並不等於「壞人」,也不等於「撿角」。透過合適的醫療協助、親友的支持與「愛」,終能期盼、迎來擺脫成癮的一天。
*本文已同步發表於PTT movie板,並再增訂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