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蘋果日報登了一篇阿富的故事。
這是上週去朋友工作的醫院,探訪他後的文字紀錄。探訪他、寫出他的故事,都是得到他的允許的。
之前在臉書上寫了一篇《記憶中的龍發堂》https://www.facebook.com/ihreneelin/posts/10155491525603402?pnref=story
身為一個在高雄土生土長、又在高雄執業的精神科醫師,對龍發堂一直都是很好奇的,這實在是一個太神祕的地方。這幾個禮拜,龍發堂事件沸沸揚揚,我也曾請教家裡長輩有關龍發堂的「鄉野奇談」。
事實上,身旁其實就有長輩朋友的孩子,也被送進龍發堂(兩次車禍、嚴重腦傷、在家中無法控制大小便、情緒經常爆發,已經散盡家財,遍尋名醫和神佛,但仍照顧不來)。把兒子送進去的長輩朋友,心裏其實是很捨不得的,但真的心力交瘁,最後只好送進去。送進去之前,先去參觀了好幾次環境,確定環境可以,才放心讓孩子進去,之後還經常去探望,覺得「照顧得不錯」。所以家中長輩看到龍發堂的傳聞,其實滿驚訝的。身邊也有一些朋友,覺得「龍發堂是做善事的地方」。
但對照了阿富的故事和衛生局的說法,長輩看到的「環境」,會不會只是一樓?(所謂的「二樓以上」才是真正的神秘之區)。但是龍發堂的確也解決了某些家屬的長期問題。這實在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醫療能做的,有時候真的太有限。
身為臨床醫師,看過太多束手無策的病患。也看醫生了、也吃藥了,但就是沒辦法,家屬不得已自製約束衣、自行約束自己的家人,過著勉強相安無事的生活。這樣的場景,不只在龍發堂而已。只是,或許比起龍發堂,環境衛生好一些、乾淨一些、人道一些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