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了一場有點特別的培訓活動,是由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主辦、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協辦的「作伙學台語講繪本」。「講台語」和「繪本」這兩件事情對我自己來說,都是有點了解但不是非常熟練的事,結合在一起也算是個不小的挑戰。
作伙學台語講繪本。講師培訓活動。 |
早上先由台灣師範大學呂美親老師,簡介了台語的訓讀、文言音和白話音,另外也用了非常多的例子,帶領大家一起讀台語的母音、子音、入聲、連音、鼻音、八個聲調等等。讀的過程中,老師不斷鼓勵大家除了看漢字外,也要多看看羅馬字,更希望大家盡量使用正確的羅馬字和漢字來書寫台語(也就是盡量避免使用「母湯」這樣的火星文XDDDD)。
我自己大學時期修過兩學期的醫用台語,學過一點台語羅馬字,聽課聽起來還不算吃力。否則在一個上午的課程中,要一下子「知道」這麼多東西,的確有點困難(上課時一直聽到附近的學員傳出「好難喔」、「我不會」等的哀嚎)。
但整堂課聽下來,其實大部分學員台語「說的能力」都有一定的程度,只是要把台語文字化或寫出拼音,沒辦法那麼快就上手。甚至在課堂的最後,大家幾乎都可以跟著老師用台語讀一篇「新聞稿」,新聞稿內有「釋憲」、「同性伴侶」、「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等的專有名詞,能夠讀出來實在滿有成就感的。
台語羅馬字現場演練。 |
最有收穫的,就是老師分享了「台語輸入法」的各個下載方式,以及未來自習台語的網路免費工具,包括教育部閩南語漢字(及羅馬字)輸入法、萌典、失控的台語課、公視台語台等資源的整理。就像老師說的,這是一個 iā-tsíng(掖種/播種)的過程,後續需要真的應用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把台語「學回來」。
到了下午,就是「繪本實戰」了,上課地點從教室拉到附近的生日公園。「繪本實戰」的第一個觀念是「聽故事是兒童人權」之一,這與上午台語課程呂老師的講義標題,前後呼應:「自主、人權、做伙行」。
孩子沒有一定要乖乖坐好才能聽故事。孩子可以躺著、趴著、靠著,任何舒服的姿勢都可以享受故事,這是孩子的人權。
如果在分享繪本的過程中,有孩子不斷走來走去,明顯影響到現場的進行,你會要求孩子的照顧者將孩子帶離現場嗎?-這是在繪本現場的反思,老師們嘗試帶領這樣的討論,甚至加入更多「這個動來動去的孩子」的細節,希望大家思考:萬一是自己帶繪本時,遇到這樣的狀況,又該怎麼處理?
另外老師們分享了幾個用台語讀繪本的技巧:
1. 用歌謠讀繪本:例如《火金姑》本身是一首台語歌謠,也有出版社直接為這首歌出了繪本。帶有節奏感的歌謠,配上繪本,很容易就能讓孩子琅琅上口,並且順勢讓孩子練習火金姑、芭樂、香蕉、牙齒等等的台語讀法,還能進一步問孩子這些物品的質地、紋理等,擴充孩子的語言能力。
2. 用兒歌讀繪本:例如利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兩隻老虎》兒歌旋律,把繪本的內容變成歌詞,再用《兩隻老虎》的旋律唱出來。例如:老師以《棕色的熊》繪本示範,自己把歌詞改編成「棕色的熊、棕色的熊,看哪裡?看這裡。」
3. 用自己會的字詞念,不一定要照著書上的華語逐字逐句照翻成台語(當然,不會的字還是可以查詢)。
4. 另外,讀繪本前,大人也可以自己先準備好幾個跟繪本有關的問題,與孩子進行互動式的問答,讓讀繪本變得更加有趣。
學完技巧就要真正上場了啊。
小豪老師利用帶來的幾本性別主題相關的繪本,把現場學員分成6組,每一組都必須上台輪流用台語講述繪本。在自己組內討論及觀摩他組的過程中,學到許多台語的說法哩。例如:「蝸牛」、「互相意愛」、「伴嫁」、「伴娶」、「企鵝」…。
整天課程下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點:
1. 全日培訓課程中,有個白髮蒼蒼的老先生,剛好坐在我旁邊。他無論是上午在台語課堂,或是下午的繪本演練,都非常的認真投入。勤寫筆記,上台演練繪本也毫不馬虎,完全展現了「終生學習」的精神。
超級認真的阿伯。 |
2. 下午繪本演練時,到了下午三四點,公園陸陸續續出現不少出門運動的長輩。有好幾位阿伯、阿姨聽到大家用台語說故事而駐足,甚至還看到幾位熱心的長輩幫忙教導正確的台語唸法(可能是在旁邊聽到破台語聽不下去了吧XD)。如果今天這場活動是以華語進行,引起的注意應該就會少多了。但反而是「台語」進行——現在相對少數的存在,而引起更多注意,這其實很心酸啊。
好奇而駐足的大哥。 |
總之,請大家有機會多多說台語吧,也多多跟孩子們講台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