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次導讀人的帶領方式,從「你跟工人最貼近的經驗」切入,聽到別人的生命故事,也想想自己的生命故事。小時候寫聯絡簿的家庭欄時,爸爸要我在職業欄寫「工」,他總說他是「扛鐵的」。爸爸都是穿工作服,回家時總免不了油污和汗臭,那是熟悉的、爸爸的味道,是養大我的味道。 身為工人的孩子(雖然和「做工的人」書中的「工人性質」還是很不一樣), 當時知道有這本書的出版時,很是期待。我住的房子是工人蓋的(或是「幫忙賣」的——那些在十字路口曝曬一整天的「舉牌人」),但我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態。在我的生活中,他們是以病人的樣貌出現在診間或病房裡。黝黑、滄桑,帶著病痛,通常都有抽煙、喝酒和吃檳榔的習慣。有些很粗獷、有些很靦腆,有些連診間的椅子都不好意思坐下。 能夠來醫院的他們,或許可以說是幸運的(有時間、有足夠的錢、也願意接受治療)。透過問診的機會,可以聽到一些他們的講述,但還是圍繞在疾病上為多。那些沒機會在醫院遇到的,就不曉得了。所以收到書的期待之一,就是透過文章認識他們的生活。 這個期待其實是有被滿足的。了解到他們的「行話」、「行情」、紓壓的方式和家庭生活等,是細緻的書寫。不過,情感上有些就感覺煽情了點。書中一些文字,讓我覺得有不少「被動攻擊」的感覺,或許出自無奈中的無奈。沒辦法正面對抗,只能透過嘲諷式的稱謂(「賊頭大人」),半帶生氣的感嘆(「我缺乏這種美德,而且不屑擁有」),發洩不滿,然候一樣(也只能)埋頭繼續工作。 隨著這本書的大賣,我發現自己對作者(的文字)好像多了更多的期待。作者出名了,多了許多機會和資源。但這些工人呢?我很好奇,書中照片的這些面容,是否也讀過這本書?讀完又是什麼感覺呢?
上班時間:身心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 下班時間:喜歡貓、單車、書和電影、分享生活和學習新的事物。 希望每個人都能吃得下、睡得著、拉得出來也笑得開懷。 Facebook: 精神奕奕|林奕萱醫師。 與我聯絡:psychotherapyl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