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精神科醫師有兩種:一種是病人已經自殺的,而另一種是病人可能會自殺的】

剛從長庚到高醫接受住院醫師的訓練的第一年(當時是R2,也就是第二年住院醫師), 照顧到一位思覺失調症的個案W。 跟W的關係很好,會談順利,W的病情也進展順利。 當年剛好老師詢問是否可以協助錄製會談影片,作為會談示範。 W表達清楚,對自己的症狀也很能描述,是很適合新手模擬會談的個案。 便詢問了W的意願。W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錄完會談影片,得到不少老師的正向回饋,W也很開心。 同時,W的病情也穩定到準備出院了。 當年還是可以外宿作為「出院練習」的年代。 W申請外宿,大家都非常期待他的出院適應,可以順利連結下一階段的人生。 不過,W外宿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他在某縣市的大排中被找到。 從此,我有兩年的時間,無法打開這個影片。 到如今,我仍記得他的名字、他的聲音、他的身影,和他曾經跟我說的話。 知道消息的那一瞬間的全身發麻和震驚,至今想到仍有感覺。 當時是靠著老師在第一時間寄給我的一封email,以及許多學長姐和病房護理師的支持,陪伴我度過那個時期。 ——— 多年之後,前幾個月剛好有某個研究生連絡上我,想訪談「精神科醫師面對病患自殺身亡的經驗」。 在那場訪談中,應該是我第一次細細敘述這個經驗,和回顧自己的情緒。 明明是被訪談的人,卻有被治療的感覺。 今天下午的照會聯商課程,竟然又無預警地被療癒了一次。 講者林帛賢醫師,分享了Robert I. Simon醫師的話「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sychiatrist: those who have had patients commit suicide and those who will」(據說有兩種精神科醫師,一種是病人已經自殺的,而另一種是病人可能會自殺的)。 這是當精神科醫師的必經過程,但經歷的時候還是很痛的。 而林帛賢醫師的另一句話「你永遠記得你的病人自殺的事,但永遠不知道哪一個病人因為你而不自殺了」,又是另一個療癒。 想起這本書:《受傷的醫者》。 自殺防治真的好難,只能盡力而為。
最近的文章

五福國中《大鼻子老師——五福20年》新書發表會:五福齊全,一切圓滿。好名聲,代代傳。

很榮幸參加五福國中傅于凉老師的《大鼻子老師——五福20年》新書發表會,聽到好多傅老師的故事。之前在疫苗場支援時,傅老師剛好在我這一條打線,而重新牽起跟老師的緣分。 黃仁村醫師致詞中,也是傅老師的二舅。 整場發表會的貴賓致詞(貴賓包含:前後幾任的五福國中校長,和長榮大學創辦人暨董事長黃仁村醫師),幾乎95%都是台語致詞,聽起來特別有味道。 從貴賓的致詞中,得知老師致力於閩南語的推廣與創作,創作閩南語四句聯和新詩等,甚至加入高雄市客家鄉音樂團,為在地語言的傳承,再盡另一份心。即使在退休之後,傅老師仍然奉獻自己的心力,指導學生、擔任「五福之聲廣播電台」的義工,退而不休,繼續傳承,繼續帶給後輩榜樣。 國中時,因為國語文的一些興趣,參加國語文競賽(當年還不叫「語文競賽」)和各式作文比賽,得到很多傅老師的指導,也因此有幸出現在書中的一隅。 跟傅老師的合照! 在場也聽到另一個故事,聽到差點落淚。 傅老師的某屆導師班,有個全校公認最「大尾」的學生「阿威」,曠課、打架、勒索等狀況百出,各式大過、小過和警告早就已經超越上限。傅老師花心思與阿威互動,跟阿威約法三章:1. 不傷害別人2.不能讓自己受傷3.不影響班上上課。只要阿威能做到這三件事,傅老師再怎麼都挺他。 約定好之後,阿威依然三不五時翹課,但確確實實都有做到這三件事。 有一次阿威又被叫到訓導處罰站(當年也還不叫「學務處」)。傅老師經過訓導處,發現阿威。問了阿威是否傷人傷己。阿威都回答「沒有」,傅老師下兩節剛好沒課,就這麼陪著阿威罰站了兩節課,聽他講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家庭背景。 從此「收服」了阿威。而阿威國三整年沒有任何違規紀錄,在畢業生評議會議中,在傅老師的強力爭取下,阿威總算取得畢業證書,而不是「結業證書」。 在傅老師完成這本書的時候,老師想起阿威,在網路上找到了阿威的聯絡方式,現在阿威已經是一間八方雲集加盟店的老闆了。 老師問他後來怎麼步上正軌的?阿威說:「我現在有妻有子了,我要過穩定的生活,要好好照顧家庭」。阿威成了顧家而負責的大人。 傅老師在今天的新書發表會上說:「我等這一天等了22年,現在這個成熟的男人,是我的學生,我真的非常高興。」而阿威今天也帶了花束出席新書發表會、與傅老師合照,這一幕特別動人。 而最後驚喜的是,會後也見到國中的英文老師蘇惠貞老師。 英文能力如果能有一些些累積,都要歸功於蘇老師在國中三年的督促。用「獎勵

【我們不會等到車禍才教孩子交通安全】

【我們不會等到車禍才教孩子交通安全】 我自己在精神科工作,成人和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個案都會接觸到。三不五時就會有家長或老師來問性的相關問題,但往往都是出現性騷擾、性平案件,甚至性侵,才會進到診間。也就是「出事了才會講」。 後來參與一些活動和 #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 後,發現家長和學校都有很多相關的問題或困擾,但可能沒有時間,或者也不太知道怎麼跟孩子談或討論。每次開「如何與孩子談性」的課程,就又會發現一批新的「焦慮家長」。但這些焦慮是好的,會焦慮就表示有在思考怎麼進行。 性教育跟交通安全一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當孩子還小,抱著他過馬路,我們會觀察路況、會讓他坐汽車安全座椅、嘴巴會提醒著慢慢走、要看紅綠燈喔,雖然不是直接「教」他,但這就已經在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了。我們絕對不會等到出車禍才跟孩子談交通安全。 性教育也是一樣,從孩子剛出生,我們好好對待他的身體,好好照顧他的身體,輕柔擦拭和整理,以及其他大人來要求抱他、接觸他的時候,我們的回應其實也就是在「教」他如何面對其他人的接觸。 到更大的時候,挑選衣服和玩具、面對同儕的遊戲邀請、學習上廁所和清理大小便....,這些討論和練習,也都是性教育的一部分。 性教育不只談「性」而已,包含了性、性別和情感。 @性的部分:除了認識身體構造、正確的名稱之外,還包括怎麼照顧這些身體部位、怎麼尊重身體部位,還有相關的技能。例如:清潔、怎麼挑選衛生棉、經血沾到衣服怎麼清理、怎麼挑保險套、怎麼在各種場合穿著適當的衣服、面對其他人的眼光怎麼處理、身上的體味和青春痘怎麼辦、要怎麼挑洗面乳、看醫生前要注意什麼...之類的,都是「性」的一部分」。(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性別的部分:包括怎麼看待自己的性別、覺得自己屬於怎麼樣的性別氣質、自己的性傾向又是如何等等、社會上為什麼會特別稱女醫師、女導演,但不會特別講男律師、男警察之類的,或是同志家庭、多元家庭等。(當然也還是有很多很多很多....) @情感的部分:包括怎麼告白、怎麼分手、失戀了怎麼照顧自己、怎麼拒絕別人的告白、怎麼上網路交友軟體、怎麼確認是否適合約出來見面等等....(當然更是還有很多其他可以討論的....) 怎麼跟孩子談呢?有幾個想法: 1. 觀察+多聽:新聞事件、電視影劇、網路新聞...可能都有可以切入的點,用聊天的方式問問孩子的意見和想法。 2. 分享自身經驗:自己怎麼決定伴

讀《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孩子》

很謝謝國國(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文國士),在3月份書即將上市之前,寄了一本給我。在我的請求下,還簽了名。 但我拖到這幾天才打開來看。 我知道裡面寫的是安置機構孩子的故事,好像猜得到讀起來會有怎麼樣的心情和觸動,有點抗拒。 就在這幾天,大家正在開會討論一個原生家庭「愛得太用力」的孩子,可能也要走向安置的路線。 我想起了國國的這本書,翻開、讀完。 ================================ 書裡講了九個孩子的故事:小岳、阿虎、阿濱、大牛、阿超、阿興、瑞瑞、平平和杰寧,還有其他小短篇中也出現的孩子。 故事中講的孩子,我一個都不認識;但讀的時候,卻常常讓我想起某個/某些認識的機構孩子。孩子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承受著不同的心理的傷,從靈魂深處迸出來的不滿、怨懟、憤怒、自責……卻是如此相似;化成的情緒起伏、偷竊、拒學、高風險行為…也是如此類同。 書中有許多國國寫給孩子的信,國國用文字和同理度過這些風暴時刻;也能讀到國國對自己的自省和思索。字裡行間盡是滿滿的、對孩子的愛。 有時候很用力地想做點什麼,卻不見得使得上力。寫信,是個溫柔又有力量的方法。我們陪著孩子,也像是陪著自已,國國的文字也陪著正在讀這本書的我。 我自己是在快兩年前,才第一次接觸到安置機構。所謂的接觸,不只是在醫院看到來就診的孩子,而是真正走進去機構裡,看到孩子生活的環境、飯廳、活的安排、家規、要做的公共事務,也曾經一起參與活動和外宿。 環境有點像「家」,相處有點像「家」,但大家都知道其實不是。孩子嘴裡也常常說著「機構、機構」,不會講「家」。 在機構裡面的人,又是誰呢?是家人嗎?是機構老師和安置的孩子,也可能是都還在各自找尋自我的大人和小孩,是在波瀾中盡力抓緊各種資源、安定下來的一群人。 在接觸過安置機構後,讀這本書特別有感覺。書中除了講孩子的故事之外,也提到了機構和機構工作人員的限制和困境;沒有機會接觸到安置機構孩子的人,應該也不會妨礙到閱讀的感受。文字間充滿著理解、反思、包容、尊重和肯定,這樣的相處模式,不只是對孩子而已,也適用於身邊的任何人。 當然,也是會有生氣和無力的時候。知道自己在生氣什麼,覺察自己的無力,緩一緩,深呼吸,尋找支持,然後再起。 ============================== 我跟國國的緣分(?)很特別。 國國出版的第一本書[走入愛的蠻荒]寫「雙親都是思覺失

《後悔當媽媽》和《診間的女人》

S告訴我,小孩不在身邊時,他突然覺得很快樂、很放鬆。 但也告訴我,他正在備孕,要生第二個小孩。 生第一個小孩的原因是「媽媽很喜歡小孩,希望我生一個」 備孕第二個小孩的原因是「婆婆希望我再生一個」。 那你呢?那你自己呢?那你對小孩的想法呢? 「我其實,很不喜歡小孩。」 腦袋中浮現起最近讀過的這兩本書。 ========================= 之前讀過靜儀醫師的「 #診間的女人2 」,很喜歡靜儀醫師的細膩描述,以及其中對性別和傳統價值的反思和討論,再回頭找第一集「 #診間的女人 」來讀。 之前讀的時候,覺得靜儀醫師有種「把婦產科門診當精神科門診」來看的感覺,看完第一集後,果不其然,靜儀醫師也曾經考慮過要走精神科啊。 但無論是什麼科,可能看的都不只是「病」,而是「人」和這個人背後一大串的系統和故事。 可惜的是,在健保制度下,沒有太多機會跟每個人討論這些。 診間的女人1,也有很多談「女性自己想要什麼」的故事。 ========================== 而「 #後悔當媽媽 」是今年2月談性說愛讀書會時,由我導讀的書目。 就在母親節的前夕,跟S討論到這個議題。 當媽媽,可以後悔嗎? 當媽媽,一定要很喜歡孩子嗎? 當媽媽,真的是自己想要的規劃嗎? 或許,已經沒能後悔了。 但能夠把「後悔」說出來,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 我突然想起我自己養貓的事,雖然這樣比喻有點不倫不類。 家裡的五隻貓,每一隻「到手」的時候,都不知道他的健康狀況和個性,養了才慢慢知道。頂多,可以先選花色而已。 但在養之前,就很確定「是自己想養的」,沒有誰逼我。 但也會在養貓的討論平台上,看到很多崩潰的文章。 貓的個性太機車、貓的健康狀況太差、飼主因為各式各樣的生活問題,被要求把貓送走或丟掉.... 大部分的飼主都能很勇敢地出來尋求協助和意見, 因為「這是自己決定的」、「這是自己想養的」。 希望每個女人、應該說「每個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評估完風險和利弊之後,自己做出決定。 而不是為了誰,也不是為了達成誰的期待。

《診間裡的女人2》-好讀的書,不好讀的人生故事。

上週末看完華燈初上第三季後,再看完這本《診間裡的女人2》,都是充滿女人故事的作品。華燈懸疑得多,張力大得多;林靜儀醫師的這本書,就是淡淡的小品了。 在林靜儀醫師參與立委補選的時候,無意間知道靜儀醫師有個podcast頻道,就叫「診間裡的女人」,那時候才知道原來靜儀醫師已經出了兩本書,寫診間中的故事。這頻道的集數少少的,利用通勤的時間沒幾天就聽完,意猶未盡便再找書來讀。 醫師寫診間裡的故事並不少見,但願意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的就不一定了。除了故事之外,我喜歡靜儀醫師在書中的幾點: 1. 把患者很細膩地描述(但沒有個資),差不多已經有考精專考試時對「外觀」描述的細緻度。讀完患者就像是活靈活現站在眼前一樣。 2. 故事中用很平實的語言描述婦產科的現況,對於我這種已經超過10年沒接觸婦產科的人,有種複習醫學知識的感覺。 3. 故事中牽扯到法律現狀和女性議題的部分,提出自己的批判,並且不斷強調身體自主、女性自主的觀念。 在醫療現場中,有時候法令修正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看看現在正在修的精神衛生法...等了十幾年才有修法的機會)。身為病患和醫療人員,只能共同討論並找出可行的方式。 這本書寫得很好讀,但不見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好讀的。

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讀「萬能店員」

之前看到這本書「萬能店員」,副標是「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看完正副標題和充滿各種超商機器照片的封面,就決定買下這本書。這是一本社會學碩士論文改寫的書,作者曾在超商工作多年,利用社會學的觀點、親身的工作經驗和觀察,寫出超商的設計如何讓店員必須同時做很多事?在我們便利使用超商的時候,店員卻隨之變得過勞?作者也整理了超商在1970年代開始、1980年代後蓬勃發展的歷史,就是本解析超商歷史和超商店員的書。超商中所販賣的「東西」(包含實體商品、各項服務等品項),竟然有三、四千種之多,難以想像店員要如何快速上手。 昨天騎單車到杉林看花海,大年初三還有很多店家沒營業,整路的早餐、補給和午餐,全部都仰賴便利商店。消費的三家便利商店,生意都好得不得了,店員忙著煮咖啡、取貨、結帳、整理貨架、補貨....,長長的排隊人龍卻似乎不見消散,店員還得帶著笑容,邊忙邊說新年快樂。不管消不消費,店員都還是得辛苦地上班,這也是書中提到的一種矛盾: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便利,而這便利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然而,不只是便利商店的店員,會因為消費者對便利的無止盡要求,而付出過勞的代價,書的最後也延伸到社會的其他面向。「便利,終究來自於我們每個人的犧牲」。 邊讀這本書邊想起一些畫面。 1. 家附近的OK超商,因為電商運費便宜的關係,幾乎整間店都塞滿了等待取貨和寄貨的網購紙箱。 2. 全家剛推出霜淇淋的時候,每個口味都搶先嘗試,還會比較哪一家店的店員擠得比較大隻、比較漂亮。 3. Ptt還有超商專板,也有超商熟食的各種食記。 4. 疫情剛爆發的時候,超商店員還要兼賣口罩。 也想起一個故事。 十幾年前我還在當實習醫師的時候,一個月十個值班的工作量,仰賴非常多的咖啡因,固定都到醫院地下室的7-11買中杯冰美式加一顆奶油球(我知道奶油球不健康)。因為實在是太固定了,很快地就跟便利商店的店員混熟。忙碌的生活,從熟悉的店員手上接過咖啡,閒聊幾句,似乎就有了些繼續下去的力量。 日子過了幾個月,店員有一次問我說,他讀國小的女兒眼睛不太舒服,問我該怎麼辦。菜鳥實習醫師如我,聽了也只能跟他說儘早就醫。過了幾天,他跟我說他要請假了,因為他女兒準備要住院,是腦瘤。女兒住進了我工作的醫院,也曾在值班時,處理過他女兒的不適,病房成了在收銀枱之外,第二個見過這個店員的地方。 遺憾的是,女兒開刀後病況急轉直下,不